本报记者 刘计划
“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水平较高,渴望融入城市,重视社会保障,维权意识更强。”“户籍政策、劳动合同签订、社会保险、子女入学和教育保障等方面的需求迫切。”1月25日下午,市委第三会议室却气氛热烈、暖意融融。以“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为主题的咸阳市“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正在举行。三个多小时的活动中,最基层的新生代敞开心扉诉艰辛,听者、应者坦诚以待,认真梳理。在融洽和理解中,让他们看到了美好的生活前景。
秦都区双照镇肖渡村以劳务输出为主,市人大代表、党支部书记常亚琼首先发言。她说:“这些年,党委、政府、企业,对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很重视,很关心。就我们村来说,大部人都在咸阳打工,而且都有建筑工证、钢筋工证,但工资过低,还面临住房、户籍、子女教育等很多困难。”
住房问题引起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关注,几位农民工代表也有共识。来自咸阳百姓厨房餐饮有限公司服务员马燕妮说,“到外面租15平方米的房得200元,住单位的集体宿舍,一个10来平方米的房子住6个人,条件比较差。而城镇户口的,家庭比较困难,他们确能享受到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优惠政策,农民工却没有,渴望能出台新的政策,让我们也享受上这样的房子。”
能否让新生代农民工子女接受良好的教育,也是他们关心关注的大问题。来自天王小学的市人大代表滕西宁说,“现在学校有三分之一是农民工子女,他们能吃苦,学习成绩并不比城里学生差,反而会给城里学生起榜样作用。现在面临的是教学设施不够,一个教室80多人,能提高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吗?再说,外地农民工子女,以后考大学还有户口限制,这也是农民工一个大难题,希望能打消户口界限。”
我们希望多进行技能培训、完善公共保障体系、加强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加强供给制度建设,能和正式工有同工同酬的待遇、就业后的身份认同……新生代农民工代表袁春妮,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法律专家等道出了殷切期盼。
对新生代农民工所关心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问题,市人大代表郑刚说,目前农民工的个人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关键是职能部门的执法力度不够,农民工的维权渠道不畅通。今后,还要加大对用人单位的检查力度和处罚力度。他认为各级还要加大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廉价商品房建设,缓解农民工住房问题。
随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生代农民工代表,就团市委归纳的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城市落户条件,使符合条件的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落户,享有与当地市民平等的待遇;完善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加大维护新生代农民工合法权益力度;加大保障性住房供应力度,让新生代农民工居有其屋;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提高其素质和职业能力;解决好新生代农民工子女入托、入学、考试升学、转学等问题;发挥工会、共青团等组织作用,加强其教育引导和帮扶求助,六点对策和建议给予了肯定。
不知不觉到了18时,大家的坦诚交流让与会人员心情愉悦,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纷纷表示,会把这次座谈会上所反映的各方面意见和建议,整理归纳为具体的、可操作的议案、提案和建议提交即将召开的“两会”,为新生代农民工争取跟城里同龄孩子平等的权利。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冯旋实习记者贾一丁)近日,受冷空气东移及西南暖湿气流共同影响,从26日傍晚到28日晨,咸阳市出现了一次大范围降雪降温天气过程,给北部居民出行带来了很大不便。据市气象台李副台长介绍,29日30...
咸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咸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