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伟
“全市优秀科所队长标兵”、“全省优秀科所队长”、“全省优秀民警”、2002年至今连续八年被公安部授予“全国一级公安派出所”……
这一项项荣誉的获得,是对他所付出心血、智慧和汗水的回报;这一个个看似普通的奖牌,是对他二十年来工作倾注太多激情与梦想的肯定;这一个个炫彩夺目的光环,更是群众对他工作最给力的赞叹和信任,他就是全国公安优秀基层单位、渭阳西路派出所所长冯志江。
为辖区营造安宁
渭阳西路派出所的管辖区里有北安村、南安村、西阳村三个城中村,90%以上的村民主要生活来源靠租房,人口流动量大,人员复杂,抢劫、偷盗等刑事治安案件时有发生,群众反映非常强烈。怎样才能为群众营造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作为辖区的一所之长,凭着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冯志江提出了加强警务室建设、流动暂住人口管理和治安防范的“三强”基础管理模式,让基础的管理也成为“亮点品牌”。
在警务室建设方面,重点对南安村、北安村、西阳村、中华小区等警务室进行重新规范、统一制度,健全资料,加大硬件投入。在他和民警的动员参与下,在每个村口安装了监控设施,创立了咸阳市城中村技防监控的开端。在流动暂住人口管理方面,通过设立流动暂住人口管理服务站,发布出租房屋信息和治安警情预报等举措,把服务理念贯穿在对房屋出租和暂住人口的管理中,实行“一户一档、人人登记、户不漏人、免费发卡”的新型管理模式,赢得了出租房户和暂住人口的积极配合,在破解私房出租和暂住人口管理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在打击防范方面,加强了城中村专职保安巡逻队建设,队员们每天上班统一着装,在城中村登记暂住人口、房屋出租,开展安全宣传和法制宣传,晚上在村里进行巡逻防范,配合辖区民警工作。自实行这一管理模式以来,南、北安村、西阳村发案率明显下降,受到了群众好评。“以前治安环境实在太乱,现在可大不一样了!如今提起这三个村子,再也和偷盗、抢劫这些不和谐的词语划不上等号,真是为周边群众办了一件大好事。”正在所里办理户籍的群众竖起大拇指说道。
为群众奉献忠诚
“从警20年来,他亲自侦破参与的案件不计其数,但只要是群众的事,无论大小事,他都热情认真对待。”民警孙燕妮说。
冯志江时刻牢记“人民警察为人民”的宗旨,时刻保持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把亲民、便民、爱民这一思想,深深根植于自己的心中。帮助群众排忧解难,从不因事小、困难而马虎、推诿,样样都干得深入人心,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好评和满意。去年夏天,彩虹学校王老师的丈夫郭小林来到派出所所长冯志江的办公室,想让民警上门为常年患脑瘫的妻子办理居民身份证。正在埋头办公的冯志江听了郭小林的讲述后,立即安排户籍室民警孙燕妮处理完手头的工作,跟随郭小林到其家里,为郭小林的妻子照相办证。当了解到郭小林和妻子收入微薄,生活困难时,所里免去了为其办理二代身份证的费用。“虽然办理二代身份证的钱并不多,但我们却真切感受到了你们民警为民服务,亲民、爱民的胸怀,我妻子拿到二代身份证后,不停地夸你们是人民的好警察,她说像这样负责任的派出所所长再多一些就好了。”事后,郭小林给派出所的一封感谢信里这样写道。
据统计,在所长冯志江的带领下,去年来共为群众办好事、难事50余件,收到牌匾、锦旗、感谢信21面(封)。
从基层民警到副所长,从副所长到教导员,从教导员再到所长,凭着对公安工作的热情与忠诚,冯志江这一干就是20年!他用正直坦荡的心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更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忠实地履行着人民警察惩治犯罪、保护人民、服务群众的神圣职责…… (C)③
新闻推荐
在这个寒冷的冬季,也接近年底啦,报纸上大篇幅在讲关注农民工,说不要让农民工病死、困死在街头,在这个寒冷的冬季我好像突然感到一丝温暖,很受触动。农民工,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一个阶层,这几年终于有人关...
咸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咸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