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连续四年超过300天。 本报记者 李军朝 摄(D)(1)
本报讯(记者 李桦)“最近几年,咸阳的变化真是太大了,空气更清新了,地更绿了,生活环境越来越好了。”看着这座城市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从外地赶回咸阳老家准备过年的郑师傅发自内心地赞叹。无疑郑师傅和众多市民一样,走进这座城市,处处感受到发展中的咸阳生活质量的提升。
截止到2010年12月12日,咸阳市区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达到312天。不经意间,古城的天蓝了,云白了,空气清新了,市民的心情也舒畅了。咸阳湖上的鸟儿越来越多;城市里,一个个绿地广场,一条条鲜花大道,一行行行道树,都给我们带来了浓浓绿意,带来了惬意生活的享受!
去年初,市委、市政府向省委、省政府和全市人民郑重作出了“必须建成省级环保模范城市”的庄严承诺。全市上下从城市建设和发展上,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和财力。2009年咸阳市COD、SO2排放量分别较2005年消减9.4%、22.6%,两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降幅均位列全省第一;秸秆禁烧连续三年实现“不烧一把火,不冒一缕烟”的禁烧目标;国控监测断面陇海铁路桥控制断面污染综合指数比2005年下降46.3%;市区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连续四年超过300天。
在不断加强环境保护的同时,咸阳市相继建成了城区东郊、西郊污水处理厂和11个县市污水处理厂,率先在全省实现了县县建成污水处理厂,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15%。
为凸显咸阳的绿色秀美,几年来,咸阳市大力开展生态建设,实施了渭河、沣河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咸阳湖,形成水面1860亩,南北两岸绿化面积82万平方米,碧波荡漾、美景满眼。
环境变美了,市民的环保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市环保局先后举办了“低碳减排,绿色生活”、“拒绝白色污染,爱我美好家园”等公益活动,近5000名环保志愿者参加活动,使咸阳市的绿色生态之路越走越宽。(D)(1)
新闻推荐
后纺车间,肖娥永远快乐地忙碌着。本报记者毋佳欣实习记者宋超轰隆隆的机鸣声,伴随着洁白的棉絮飞舞,在纺织女工的眼里就是一曲曲最美妙的乐符。45岁的肖娥穿梭其中,干净利索却又不失准稳地干着摇车工...
咸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咸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