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人离不开空气,有空气就会有风。风,有自然的,有社会的;有顺风,也有逆风;有暖流,也有寒潮。有的风清神,有的风乱心;有时逆风使鸟高飞,有时顺风使鸢坠地……我们在风中生活,在风中行进,在风中成长。
请以“行走在风中”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⑴所写内容必须符合题目要求;⑵立意自定;⑶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⑷不少于800字;⑸不得抄袭。行走在风中
天昏地暗,飞沙走石。夜,朝歌城。
没有了往日的歌舞升平,达旦欢语,只有寒风凄凉的哭号,划破漫漫长夜;酒池肉林,靡靡之音,淹没了万千的遍野哀鸿。
商汤建朝,盘庚迁殷,漫漫黄沙中留下前人惊悸的脚步,抑或深刻铭记,抑或浅尝辄止,记录大商王朝惊世骇俗的创举与伟大。
商纣,沉湎酒色,不辨忠奸,滥施酷刑,民生凋敝;倒行逆施,人神共愤!
古有呵气如兰,而今作恶成风,举国上下,敢怒难言,于是,点滴的积累,终成一股飓风,在朝歌城外哗然而起。
牧野之战,兵士倒戈,昔日座统王侯,今朝孤家寡人,于是乎?于是乎!引火自焚,照亮了朝歌的夜。飓风,无奈地结束了这场闹剧,用寂寂狂沙掩盖了前人的脚印,画上了商朝最后那惊悚的一叹!
风,卷去了商朝无可奈何的沉沦,倒行逆施,难抵正义之风……
……
旗倒风靡,狂沙漫天。荒漠,大汉王朝。
盔残甲破,寸步难行。“兄弟们,再加把劲,就可以走出沙漠了。”一个满脸灰尘的男人,手执旗子,正中,赫然文着一个“张”字。
张骞带领的出使西域的人马。
一个又一个将士站了起来,几天的劳碌奔波,又在昨天傍晚遭遇风沙,人困,驼乏,又何谈前进。
“兄弟们,都坚持下来了,行百里者半九十,来,再往前走,我们就会成功了,快!”
他,眼神坚毅,遥望着远方。
一只手,又一只手,互相扶持,互相牵系,于是,一堵永摧不垮的城墙建立起来了,步伐坚定。身后,肆虐的狂风也终于偃旗息鼓,沉默不语。
风,是坚定者的动力,一道闪光的道路在身后,蔓延,直至天际。
……
二十一世纪。
微风和煦,日暖风清。
改革之风,早在30年前吹遍了大江南北,而今,一阵阵暖风又在大伙门前徜徉,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取消农业税,农村特困补助,种粮补贴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
春风惠及九州,笑靥盎然四海。风,带来的,也是春的讯息。
……
一缕长风,贯穿着历史长河,时而风起云涌,时而波澜不惊。
怙恶不悛,风必摧之;木秀于林,风必助之;惠施于民,风必喜之。
行走在风中,我们,昂首阔步!(E)②
老师评语:
这是一篇考场作文,之所以获得57的高分,理由有三:其一,深厚的文史功底。无论历史资料还是当今社会热点,信手拈来,有力地支撑了观点。其二,娴熟的文字表达能力。成语的运用,诗化的语言,让人惊叹。其三,层次分明,结构严谨。文章共写了三个片段:夏商周的历史更替,张骞出使西域艰难历程,改革今天我党的惠民政策,三个片段采用蒙太奇手法,一一聚焦给读者,印象深刻。而且,三个片段之后各有一句小结语,既照应题目,又深化了材料的内涵;尤其令人拍案叫绝的是文章结尾三句深邃而凝练的句子,确是画龙点睛之笔,同时不但一一照应了三个片段,而且使得行文前呼后应,开合有度,具有一石三鸟之妙。 (咸阳中学 惠晓燕)(E)②
新闻推荐
本版图片记者沈广睿吕聪等摄火红的秧歌扭起来振奋人心的秦汉战鼓读者们纷纷驻足,踊跃猜谜巾帼不让须眉男女老少齐上阵焰火点亮节日的夜空“正月十五回娘家”十里八乡看热闹渭城元宵节民间文体展...
咸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咸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