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离不弃整八载
本报记者 赵鹏
在这个世界上,除了金钱之外,还有许许多多值得永远珍惜,亲情便是其中之一。她叫赵桂琴,家住咸阳秦都区双照镇西城村,丈夫名叫张志民,8年来,丈夫一直瘫痪在床,2000多个日夜里,她用柔弱的肩膀挑起家庭重担,而面对瘫痪在床的丈夫,赵桂琴始终不离不弃,她虽然是一个普通的村妇,但她不向命运屈服的精神感动着所有乡邻。
1978年,赵桂琴经人介绍嫁给了张志民,婚后日子清贫,但夫妻恩爱,生儿育女,小日子很是甜美。岂料天有不测风云,2002年的一天,丈夫张志民在果树地干农活时,突然感到一阵剧烈的头痛,送往医院后被确诊为急性脑梗,随后竟严重到无法走路,几近瘫痪,只得卧床养病。丈夫这一“躺”就是8年,家庭生活重担完全落在赵桂琴一人身上。
为了治疗丈夫的病,她苦过,也哭过,四处借债,尽管家里已是债台高筑,可依旧没能压垮她生活的勇气。每天早上5点,赵桂琴就准时起床了,烧水、扫地,给丈夫洗脸,换床单、倒尿壶、洗尿布。丈夫安顿好了,她就去做饭,丈夫吃饱后,自己匆忙吃点饭,赶往地里干农活。赵桂琴家种着9亩果树,儿子在外打工,平时家里只有她一个人干农活,加上要照顾丈夫,无论上肥、打药、浇水、摘花、卸果,她家都要比其他农户晚。尽管如此,她还是有条不紊、默默地一个人做完所有的农活。村里人这样评价她,“桂琴实在太辛苦了,家里家外的农活,她一个人扛着,即便是男人也无法支撑到现在。”这样的生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8年来,赵桂琴一直坚持着。为了节约钱,她从不舍得买煤烧,全是自己找柴作燃料。现在,她的儿子已经结婚,并在外打工,也减轻了她的不少负担。但赵桂琴仍旧没有停下努力的脚步。她说,尽管家里十分困难,她一如既往地照顾丈夫,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八年来,看着赵桂琴一人整日忙碌、辛苦着,很多乡里乡亲都觉得于心不忍,时常帮助她干农活,在干活之余人人都会发出同样的感叹:桂琴实在了不起,真不容易!
八年的照顾,她从不后悔,因为“他是我的丈夫,我有责任和义务照顾他,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让他能够慢慢地好起来,不管有多难,就是再苦再累,也要把他照顾好,把这个家撑起来!”赵桂琴坚强地对记者说。(C)③
新闻推荐
小手拉大手:同学习,共进步 ——《教育周刊》第二期小记者大讲堂开讲
家长大讲堂心理学教授李宁《教育周刊》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学生记者井静你了解小记者、知道什么叫小记者吗?你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小记者吗?3月13日,由全国优秀教师呼秀珍老师主讲的“如何做好一名优秀小...
咸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咸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