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润红,咸阳八方小学校长,小学高级教师、市级教学能手。她个人先后获得省重视支持少队工作好校长、渭城区先进教育工作者等荣誉。雷一鸣 本报记者 景东旭 摄(E)②
本报记者 王永杰 韩晓英
流泪的冯润红
一直都不喜欢流泪的冯润红,当记者问到她对学校的感情时,却忍不住红了眼圈。她一再笑着对记者说“对不起,我有些失态。”却一边在不停地擦眼泪。
“有人说幸福就是早晨起来想上班,下班以后想回家。”可是冯润红常常是下班后等别的老师都离开了学校,还要再静静地呆一会儿。很多次,就要离开学校时,已经走到了拐弯处,她总会情不自禁地停下来,再回过头来看一眼熟悉而亲切的校园。
对于八方小学来说,自称从小就被别人称作“打不倒的冯丽丽”的冯润红,投入了多少精力,付出了多少汗水,耗费了多少心血,连她自己也说不清楚。但她知道,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甚至就连那一角竹林,都凝结着她的心血和智慧。
一个人,当她对一个单位付出了全部心血的时候,这个单位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牵动她的神经。她会真的快乐着这个单位的快乐,疼痛着这个单位的疼痛,某种意义上,这个单位甚至已经成了她物质身体上的一部分。
冯润红对于自己的学校,就具备了这样的感情和感觉。
坚毅的冯润红
第一次到八方小学的人,都会留下一个强烈的印象:这个学校很精致,虽然不是很大,但是处处都给人精细精美的感觉,你会感觉到:只有热爱生活的女人,才会把一个学校收拾得这么完美,也只有懂得美的女人,才能把学校整治得这么富有诗意!
话语不多,看似柔顺,实则刚毅的冯润红,工作作风很泼辣。她是一个不大服输的人,也是一个追求完美的女人,她说:“追求完美的人,其实都是不自信的人,因为老觉得自己做不好。”刚刚接手八方小学的时候,是2008年的3月,开始,很多人甚至不习惯她的工作作风,班子里有人甚至哭鼻子,她有一次发了脾气:“是小女人,就别干这个!”
不久,512地震就发生了,学校大楼作为灾后重建的项目,在2009年的3月18日正式开始,整整一年后的3月18日竣工验收。那一年,冯润红感觉把自己分成了八个人,还是不够,但她的本事就是能够把所有人都调动起来,各负其责而又协同作战。每天,坐在办公室里,解决十几个小组因为建设而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直到夜深人静,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那些日子,每天脑子都被工作填得满满的,下午想不起中午吃什么饭,有时干了一天竟然一口水都想不起来喝。
她对老师很客气,总喜欢站在教师的角度考虑问题。她对班子领导很严格,她对建筑单位很苛刻。那些日子,她一有时间,就上网了解建筑方面的有关知识,咨询有关专家,弄得自己都快成建筑行家了。建设当中她发现使用的钢筋短了几公分,硬要求必须补够尺寸,于是一个接头一个接头地焊接短少的那部分,她知道,学校建筑是终身负责制,这是生命线工程,不仅仅要对自己负责,更重要的是要对老师和孩子负责!正是在她的努力和坚持下,在全体老师的付出中,八方小学这两年发生了巨变:2010年对新楼的整体设计、装修、内部配备,在没有资金的情况下用一个半月完成三年的目标任务,暑假对旧教学楼进行整体加固,仅用了35天时间完成。数字是枯燥的,但背后是心血,是付出,是汗水。
那个冬日的黄昏,冯润红坐在她的办公室里,很自豪地告诉记者:“我们的大楼,抗九级地震,没问题!”
思考的冯润红
冯润红是个对教育有思考的人,也是一个有心人。在上班路上、在等红绿灯时、在做饭时搞家务时,看到某一事,她马上就能联想到学校工作,从而冒出新的想法。有时半夜醒来想到学校的事还要记在手机上。新的点子就这样在不断的思考中产生了。(下转C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王军政实习生吴萍)3月8日是国际劳动妇女节,当天,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惠进才带领市妇联等相关部门领导深入到秦、渭两区,看望农村基层和职业学校优秀女村官、女干部代表,并勉励她们,发挥女干部...
咸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咸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