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城法院党组成员上门慰问当事人
当事人给渭城法院送来锦旗致谢
本报记者 孟利明
“把审判和执行工作当作父母交办之事来办,把来访群众和当事人当作兄弟姐妹来对待。”这是渭城区人民法院办案大厅的一则院长温馨提示,对全院工作人员来说,既是一种随时提醒,也是一种长期监督。
执行与审判工作并重。执行工作是诉讼程序的最后一道工序。其效果直接影响着当事人的切身利益,也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生效法律文书的实现、法院权威的树立和公众法律信仰的养成。
“实际执结率”催生过硬执行队伍
“执行是群众寻求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考究法院依法执行,以情执行能力的综合指标,更是我们发挥司法能动性的直接体现。”渭城法院院长余明涛经常这样讲。
作为一名政法战线的老战士,余明涛带领全院走出了一条依法执行、情注执行的新路子。
渭城法院对执行工作有明确的考核标准:案件不按照执结率的多少,而是实际执结率,也就是说,真正执行完毕的案件才能纳入到实际的考核中,而对于一些退出执结程序的案件不计为完成的总数。
“实际执结率”这个看似简单的“硬杠子”,实则标准高、要求严。正是这样一个颇具创新的考量规则,催生铸造了渭城法院一支敢打硬仗,业务精练的执法队伍。
这是一份执行局去年的成绩单:收案508件,结案411件,未结97件。在结案中,实结330件,实结率达到80%,共受理执行异议案件34件,组织听证会31次,裁决执行异议案件31件。对恢复执行案件进行财产调查83件,恢复执行案件79件,执结68件,结案率达到86%。与立案庭协同办理财产保全案件16件。
打铁还需自身硬。以余明涛同志为首的渭城法院党组从全局高度出发,调取精干干警扩展执行队伍。既有从事十多年执行工作、具有丰富执行经验的老同志,也有一批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青年干警。执行队伍的老中青搭配合理,业务互补。正如对渭城法院经常进行的思想教育工作一样,他们时时别出心裁——一场“假如我是一名当事人”的主题教育活动,让每一名办案人员进行换位思考。“把自己放在案件当中,才能想到当事人所想的,才能带着感情化解其中的矛盾。咱们的老百姓最朴实,能找到法院就是一种信任!”余明涛说。
以情执行破解执行难
新时期下,“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是法院执行转变观念的基本素养和要求,除了程序上严格、规范执行以外,文明、理性是对待案件发挥司法能动性的态度,而平和建立在当事人情感上的尊重,所以建立在感情上的规范执行,才是化解矛盾的助推器。”作为执行局的主管,渭城法院副院长孔建军有他的见地。
2007年9月4日,范国安等15名重庆籍农民工经许某雇佣,到一集团工程公司(咸阳)做工。工程结束后,许某以工程公司未付完工程款为由不给他们劳务费。范国安等15名农民先后经劳动仲裁,重庆第一人民法院等辗转,2010年12月底,该案由重庆市合川区人民法院委托渭城区法院执行所欠农民工的劳务费。案子已经过去3年,案卷多、时间长成为执行的难题,而且对于这些农民工来说,人数较多,取证复杂,时至年关,大家都急着回家过年。为了保障安全顺利执行,同志们加班加点,急农民工之所急,执行局立即采取查询、冻结、扣划等强制执行措施,执行回案件款15.3376万元,并及时进行兑付,确保了15名农民工能够在春节前拿到自己的工钱。
“铁肩担道义、执行显神威;心系农民工、和谐保民生”这面锦旗表达了15位农民工对执行局的评价,而一位憨厚朴实的农民工现场竟然泣不成声,“这些钱是我们的血汗钱、救命钱,法院能在这么短时间执行,我们真是没有想到。这下我们可以过一个安稳年了,真的太谢谢你们了!”
能动司法撬动法律能量
法院执行难一直是司法界的共识,尤其近年来涉及特困群体类的刑事附带民事以及交通肇事的案件,都是让各级法院头疼的难题。渭城区的地缘特征是城乡结合。渭城法院受理审理的案件,更是呈现“诉讼多、执行难”特点。对此,渭城法院迎难而上,充分发挥司法能动性,让难案不再难,执行更顺畅。“法官在法律的框架下按照规则体现一种价值,创造性地运用法律,能激发出最大的智慧和能量,而这种灵活性地运用,可以理性地解决案件中的难题。”执行局局长武令强说。
在一些难执行的案件中,有的被执行方有执行能力,但仍是装老赖,“他们就是瞅准了这个案子只有法院知道,其他人不知道,不疼不痒的,能混过去就混过去,法院不至于拆墙揭瓦吧!”针对此类问题,渭城法院执行局就在执行人的居住地或周边张贴督促执行令、拘留决定书等,形成法律的震慑力和社会的强大压力,使得一些被执行方迫于社会的舆论,遵从法律的规则。而且执行手段不断丰富、灵活,执行效果也更加显著。对于一些标的小、执行难度小的案件,通过张贴督促执行令、拘留决定书等方法,达到了短时间内案结事了的目标。余明涛院长说,“督促执行”是对个案提出的一种公开的方式,对当事人形成法律监督规范的震慑,从某种程度上,是一种道德的批评和社会的谴责,为案件的顺利执行营造良好执法氛围。去年,有16起执行案件在张贴了督促执行令后,被执行人自觉履行,提高了执行效率。在审理和裁决执行异议案件时,严格听证程序,依法公正裁决;对于争议事情清楚,采取调解方式处理的案件,积极采取庭外调解模式,促成案件尽早结案,不但从客观上减少了异议案件的数量,而且缩短了因异议、复议导致的执限延长问题。
2010年2月份,在渭城区多部门支持协助下,执行局成功对位于咸阳市火车站西南角的建国路几个棚户房屋进行强制拆迁,有利保障旧城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为了弘扬法治精神,震慑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被执行人,渭城法院还多手段、多渠道扩大和宣传执行成果。去年以来,渭城法院在北门口凤凰广场、文林广场召开两次“执行案件公正处理及兑付大会”,当场对18名拒不执行的被执行人进行司法拘留,并向20名申请执行人兑付执行案件款673万元。
此举引起轰动,收到良好的社会反响,得到各界的一致好评。“都像渭城法院这样想当事人所想,把审判和执行工作真正抓好,我们就会对法律抱着更多敬畏之情,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加和谐。”一位诉讼当事人如此感慨。 (C)③
新闻推荐
“十二五”时期是咸阳市建设创新型城市和统筹科技资源综合改革示范基地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提升的重要机遇期。通过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可不断增强咸阳市可持续发展的...
咸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咸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