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自己患感冒,觉得那些零售药品的价格,对我这个算不上工薪阶层的人来说,似乎还能承受得起。可是,最近陪同爱人的一次住院治疗,那名目繁多且价格昂贵的医疗费,简直让我瞠目结舌。生发出“当今医院住不起”的感叹!
前几天,妻子颈椎部位发生病变,眩晕呕吐不止。本来就囊中羞涩的我,拨通了咸阳某家医院的急救电话。下午四点钟,一辆救护车疾驶而来,将身体极度虚弱的妻子送往古都咸阳,住进了医院骨科病房。本来,载着我们的救护车路过云阳、眭村收费站的时候,就明显没有交纳过桥费,可到了医院后,一位中年司机硬向我们索取了10元钱的过桥费。之后,一番程序式的CT、磁共振等项检查,就花销近1000多元。还不算那些输液费、护理费。如果依此推算,住上一个多月医院,最少花费万余元。万余元可是农民兄弟一年的收入。
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社会上流行着一句“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口头语。可是,当今许多医院的医务人员,真的有损于“白衣天使”的形象。按说,住院交纳医药费用,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可令人不可思议的是,现在这些白衣天使,失去人间固有的怜悯同情心,眼中只剩下钱了。病人躺在床上,只要你的医疗费用不能按期输入到医院的账户上,他(她)们就会立即给你停药,甚至停止治疗,哪怕你病入膏肓。
记得很久以前,有一位名医,撰写了一副对联,叫做“但愿世间无病疾,哪怕架上药满尘”。和当前某些医疗单位相比,我认为,这位名医的确还有点良心。他不像我们一些医务人员,背地里视患者为“唐僧肉”,任意宰割。 (C)④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马元聪他始终坚持党的“两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创作出大量有一定影响的作品;他曾是咸阳市历年来春节文艺晚会的导演兼总撰稿,给市民呈献出一台台精彩的演出;他更是三次获得“德艺双馨”称...
咸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咸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