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孟颖华)市民政局采取三项措施,在全市进行村级民政信息监督员改选改聘工作,聘请监督员2858人,通过加强培训和政策引导,村级民政信息监督员已成为民政监督网络的重要一环。
一是完善制度,明确责任。制定了《咸阳市村级民政信息监督员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定村级民政信息监督员有权对基层民政款物的发放和政策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有权对民政干部廉洁从政行为进行监督,有权对每季度发放的春荒救助、农村低保、优抚等资金进行监督。
二是畅通渠道,鼓励监督。村级民政信息监督员对政策落实不到位、弄虚作假、暗箱操作、救助不公、工作人员优亲厚友、吃拿卡要以及在发放城乡低保资金过程中乱收手续费、工本费、搭车收费等问题可以直接向市、县两级领导反映,并规定反映情况查证属实的奖励100元,从而有效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2010年,市县两级共接到村级信息监督员举报、投诉238件,查证属实并纠正96件,有效地促进了各项民政政策的落实。
三是主动通报,请求监督。通过新闻媒体公示民政重点政策,并印制《信息监督员工作手册》、《民政制度公示》、《优抚问题解答》、《民政政策告知单》等手册,发放至监督员手中,便于他们掌握实情,提高工作效率,使民政政策宣传更加广泛,群众要办的事情可以就地解决;使监督力度进一步加大,有效杜绝优亲厚友、应保未保等现象的发生。(B)③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毋佳欣实习记者李石)“创卫硬件设施很到位,软件设施完善细致,成果令人惊叹,很多方法非常值得我们借鉴!”昨日,渭南市创卫办主任柴树明带团考察完咸阳市部分创卫成果后,禁不住竖起了大拇指。昨...
咸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咸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