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市现有养猪场(小区、户)213557个,存栏生猪181.8万头。图为秦都区禾穗生猪养殖场一角。 本版稿件均由记者 孟利明 刘伟 采写
河南“瘦肉精”事件一经曝光,再一次触动了人们的食品安全神经。而从咸阳市农业部门传来喜讯:通过对全市养殖场、饲料加工企业、兽药经营门店等的地毯式排查和专项检查督查,咸阳市未发现使用、销售“瘦肉精”现象!为什么在“瘦肉精”产业链条的巨大诱惑下,咸阳市出淤泥而不染,给全市人民吃了一颗定心丸,记者通过与畜牧养殖管理部门、养殖专业户、销售人员以及市民的接触,他们给出了咸阳市未出现“瘦肉精”的原因。
1、咸阳市作为一个生猪养殖主产地,长期以来就对各涉猪行业有着严格的监管体制和严查机制,从养殖场的专职防疫员到散养户定期不定期的检查,从源头上杜绝了非法饲料的进入,给咸阳市创造了良好的养殖、生产、加工、销售环境。
2、由于食肉习惯与其他地方不同,北方人喜好肥瘦结合,对纯瘦肉或瘦肉率过高没有特别要求,市民往往在购买时肥瘦结合,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市场的供应不以瘦肉率高为主。
3、目前咸阳市还没有大型的肉品深加工企业,以时产时销为主要渠道,所以就没有对瘦肉率的过高要求,从而不会促使养殖业的生产导向。
4、生猪出栏是以90公斤以上的重量为标准,而不以瘦肉率的高低为出栏标准,即使添加“瘦肉精”,对养殖户来说,只会增加其养殖成本,按照投入产出,养殖户不会刻意添加。
5、添加“瘦肉精”的猪肉色鲜红,膘薄,膘厚度约1厘米左右,而正常猪肉膘厚度则在2—3厘米,根据这一特点,市场上如若有色鲜红、膘薄这类肉,市民将会对肉里是否含有“瘦肉精”而产生怀疑。
新闻推荐
开春以来,咸阳市各地农业部门积极组织科技人员,对农民进行施肥、种植、病虫害防治等科技知识培训,服务春耕生产,受到农民好评。图为秦都区农业科技人员在为群众进行科技培训,促进春耕生产。本报记者李...
咸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咸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