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曾告诉我你怎样走过,大地知道你心中的每一个角落……”这是从咸阳师范学院女生公寓233宿舍传出的歌声。这里住着2002级中文系民教班的八姐妹,大家神情专注,虽不专业,却完全陶醉在这悠扬的歌声中。
1982年8月高考落榜,通过考试跨进了我们村小的大门,从此开始了漫长而艰辛的乡村代课教师生涯。近二十年,饱尝了其间的酸甜苦辣,终于在2000年10月28日,我们这一大批代课教师如枯木逢春,沐浴到了党的阳光雨露,终于走进了陕西省民教班招生考试的试场……
我们欢呼,我们跳跃,欣喜若狂的我们一下子忘记了自己的年龄,我们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灿烂笑容。2002年5月8日,姗姗来迟的录取通知书发到了我们手中,9日我们便拎着行李奔赴学校报到了。一切来得如此突然,一切又显得似乎顺理成章。党给予了自己新的生命,我思绪万千,我泪如泉涌,我彻夜难眠!
我们中文系民教班同学四十人。这是一群来自北至长武、南到杨凌的跨县区的同学,一帮人到中年的特殊大学生。一张张陌生而又亲切的面孔,额头上一道道承载着风雨兼程履历的皱纹,我们刻骨铭心。
我们不会忘记,在任代课教师的那个年代里,人们习惯于用乡聘教师称谓我们。我们曾不被人理解,甚至是自己的丈夫;但我们踩着泥泞,踏着坎坷,春华秋实,我们一路挺过来。
我们更不会忘记,在任代课教师的那些岁月里,我们从来不敢有非分的奢望,默默无闻,立足三尺讲台,用粉笔在黑板上辛勤地耕耘,丝毫不敢有半点怠慢。我们高唱凯歌,我们一路走来。
回眸历史,我们走过了千山万水。在那纷纷扬扬的粉尘漂白我们黑发的日子,面对菲薄的收入,面对社会上的冷嘲热讽,我们一门心思,洒一腔热血孕育祖国的希望,献一片爱心孕育未来的课堂。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深知,没有共产党更没有我们的今天。我们心存感激,我们没有被遗弃,我们迎来了生命的春天,我们搭上了民教办的末班车。我们心存感激,甘为春蚕,愿做蜡烛,忠诚于教育事业,无怨无悔。唯有如此,方能报答党的养育之恩。
“水千条山万座我们曾走过…………”233宿舍的歌声永远回荡在我的心中! (C)④
新闻推荐
(上接A1版)姜锋强调,市工信委要引导各纺织企业抓住机遇,深化改革,转换机制,做大做强。各纺织企业要切实抓好生产经营,不断提高职工的工资和生活水平,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调动大家的积极性,重振咸阳纺织工业...
咸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咸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