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灾”群众涌入避难所
本报讯(记者 殷常兴 实习记者 贾一丁 实习生 张骏驰)5月12日上午,渭城区正阳镇发生6.0级“地震”,秦都区马泉办、古渡办部分民房倒塌,灾情十分严重。近千名马泉办、古渡办“灾民”在抗震救灾指挥部的组织下,快速有序进入统一广场东侧应急避难场所。
“地震”发生启动预案
5月12日上午8时30分,大地突然剧烈“摇晃”起来,随着“地震”警报拉响,人们正常生活秩序混乱了。秦都区政府接到报告,由于地震断裂穿过马泉办、古渡办和城区,造成部分房屋倒塌,受灾情况非常严重,受灾群众已达10万人,同时,“余震”随时可能发生,次生灾害将更加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接报后,区政府紧急召开抗震救灾会议,成立抗震救灾指挥部并启动地震应急预案,启用统一广场应急避难场所,组织受灾群众疏散。
避难场所有水有电
上午10时,记者在统一广场东侧看到,该避难场所占地20多公顷,指挥部工作人员介绍,该避难所可容纳20万人避难。不多时,数百名受灾群众“惊慌”地跑向统一广场东侧紧急避难场所,工作人员各司其职、秩序井然,应急志愿者紧急搭建“灾民”安置帐篷,首先保证“受灾”群众有地方住。为解决应急避难场所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各相关部门立即调配备用发电机,为帐篷布设电线、灯泡,同时开启应急水源井、搭建移动厕所。
健康有保 吃喝不愁
在避难场所,区卫生部门抽调部分医务人员在此设立了医疗救护点、卫生防疫点、心理咨询点和志愿者招募点,随时准备接纳“受伤”群众,全方位保障“灾民”身心健康。公安部门设立治安联防点保证群众生活秩序,为了让“灾民”有饭吃、有干净水喝,区民政部门紧急调动储备的应急食品和矿泉水,现场设点,在志愿者的协助下向“灾民”发放。“受伤”群众得到医治,“灾民”生活得到保障、心理得到安慰,情绪稳定。(D)(3)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王高峰)咸阳湖橡胶坝运行6年来首次进行局部维修。昨日,渭河上游来水较大,主橡胶坝塌坝泄洪,洪水携带着大量杂物进入咸阳湖水面。昨日上午,咸阳湖管理处紧急组织了50人的打捞队伍,加班加点打...
咸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咸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