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制度是我国教育教学和人才筛选的基本制度之一。恢复高考制度三十余年来,在教育发展、保障教育公平、重构教育秩序方面无疑发挥着重要作用由此可见,高考是我国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同时它又是一个家庭、孩子梦想的归宿!年年高考,今又高考。带着梦想,怀着希望,2011年6月7、8日,莘莘学子们在十二年寒窗苦读后,踏入考场。
图片由本报记者 马元聪 实习记者 郑苗裔 实习生 闫海 摄
5.7万余名学子迎战高考
本报讯(记者 韩焱 宋超 实习生 左美琴)承载着众多学子和家长期望,一年一度的高考如期而至。6月7日至9日是2011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日子,期间,咸阳市57908名考生满怀信心和希望踏进考场,迎接人生的又一大考。
考点外:家长殷殷叮嘱
6月7日早8时许,记者来到设在道北铁中的高考考点,只见“陪考团”成员们早已将校门口围了个水泄不通。人群中,上至70多岁的老人,下至40多岁的家长对孩子无不是关怀备至。
考生临进考场前,家长们还在为孩子进行最后的叮嘱。询问考试证件和文具是否带齐、给孩子加油打气、让他们放松心情、鼓励他们以平常的心态应对此次考试,考出好的成绩。
“不管孩子考得咋样,家长最好别过问。”考生家长张红说,自己平时在孩子面前从不表现出紧张,但是内心其实非常关注。她今天是背着孩子偷偷来看看。
她表示,家长应给孩子营造一个宽松的考试氛围,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这样孩子才能发挥出更好的水平。高考不过是人生众多考试中的一场,虽然它很重要,但并非是唯一的出路。“等高考结束了,我打算带着孩子出去旅游一下,放松身心。”张红说。
考场环境:井然有序
随后,记者先后走访了市区其他考点,看到考生们都井然有序地进入考场参加考试。
在各考点醒目处均张贴着《考点平面示意图》、《考场安排示意图》、《考生须知》和《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等宣传、公示材料,各考场内外戒备森严,井然有序;考务负责人、监考人员、巡视员、安保人员各就各位,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自己的工作;部分考点还设立了医务室和教师休息室,并为考生准备了饮用矿泉水,确保高考顺利进行;考场内,考生们专注地答着每道试题;考场外,部分留守家长安静地等待着孩子的消息。
据了解,为确保今年高考能够顺利安全进行,教育、公安、交通等部门给予了全力支持和配合,为广大考生营造了良好的考试环境。
考试结束:有人欢喜有人忧
7日上午11时30分,第一门考试结束后,大部分考生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轻松迈出考场,等待已久的家长们接到孩子后格外高兴,和孩子亲切交谈着,纷纷带着孩子离开考点,迎接下一门考试。
8日下午5时,大部分考生已完成了考试。“终于考完了。”走出考场的彩虹中学张文昊同学一身轻松,他表示自己发挥得还不错。对于高考前家长的辛勤付出,他表示感谢!在之后的假期里,将和家人一起去西藏旅游。像张文昊同学一样,来自实验中学的考生朱颖祺走出考场时也是一脸欢喜。他说,高考前几乎一夜无眠,家人也陪着一夜没睡,想方设法为他调节情绪。
与张文昊、朱颖祺不同的是部分考生走出考场时一副忧心忡忡的神色,低头匆匆离去……(D)(4)
家长冷对宣传单
本报讯(记者 唐凯)昨日是高考第二天,记者走访了咸阳市多个高考考点发现,发学校宣传单的人员比7日减少了许多,许多家长拿到传单后,看了一眼就把传单放到地上坐着。
当日上午9点,高考第三场综合考试开考,在实验中学考点,记者看到发学校宣传单的人员很少,许多家长都坐在凳子上。而一些家长就把拿到的传单放在地上坐着。“孩子还在里面考试,分数也没有出来,我们还不知道孩子考得咋样,现在发这个传单太早了。考都没考完,就说让孩子补习?”一位家长拿着传单气愤地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许多家长对这些传单上的学校并不看好,真正看其中内容的很少,只是大概地看一眼,就折起来装进自己的口袋。(D)(4)
特殊的陪考人
本报讯(记者 韩焱 宋超 实习生 左美琴)在市区各考点,还出现了一些与考生非亲非故的“特殊陪考人”。
昨天上午,记者在实验中学考点外看到,十几个头戴小白帽、身穿红色T恤的年轻人正忙着给陪考家长送矿泉水、遮阳伞、扇子,发防暑降温药品……经了解,他们与考场内的学生没有任何亲戚关系。
“高考是一个家庭的大事,也牵动我们的心。为让广大考生轻松应考、家长安心陪送,我们决定搞爱心护考活动。”活动负责人陈振兴告诉记者,“我们在市区几个考点为陪考家长预备了遮阳伞,清凉扇,还免费提供饮用矿泉水及一些防暑应急药品等物品。”(D)(4)
执法人员收缴非法传单
本报讯(记者 韩焱 宋超 实习生 左美琴)在各考点附近,一些商家和教育培训机构、民办大中专院校的“工作人员”正忙着给陪送的家长发放宣传资料。
记者在实验中学考点附近看到,许多家长拿着“工作人员”发给的宣传资料当成“坐垫”,起身离开后便将“坐垫”丢在地上,对市容环境卫生造成了一定影响。对此,综合执法队员对考点附近发放传单的人也进行了规劝,同时也对宣传资料进行了没收。
秦都执法队五中队王队长介绍,为维护考点周边秩序,6月1日至26日期间,该中队出动全部人员对考点附近市容环境卫生进行整治,尤其是对考点附近马路市场和零散流动摊点进行治理。同时,对考点附近进行的一切商业宣传活动进行制止。据了解,高考第一天共收缴各类传单2000余份。(D)(4)
希望孩子以平常心对待
本报讯(记者 唐凯)一年一度的高考已经开始,辛苦了三年的考生即将进入考场,他们会在考场上尽情地发挥,去实现自己人生的第一次大的飞跃。那么,在咸阳市各个考点,考生的反映如何?是否紧张?
昨日上午7时30分左右,记者赶到咸阳市育才中学考点时,看到许多考生和家长都聚集在门口。8时30分左右,考生们陆续进入考场。
在育才中学考点,记者就考生的情况询问了几位家长。一位考生的家长告诉记者,她女儿去年就参加过一次高考,因为考得很不理想,所以今年就再考一次。考试的前一天下午,她和女儿一起来这查看考场。她目前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女儿在考场上不要紧张,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另一位家长说,她有两个女儿,今年参加高考的是大女儿,高考前她告诉大女儿不要紧张,考个什么就是什么。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大部分家长都希望孩子这次高考能以平常心对待。 (D)(4)
陪考家长比往年略有减少
本报讯(记者 韩焱 宋超 实习生 左美琴)在今年的高考中,记者注意到一个显著变化,那就是考场外陪考的家长有所减少。
在实验中学考点采访时,记者发现有的家长仅仅是将孩子送到考点后就离开,还有些家长干脆让考生自己来赶考,考场外从头陪到尾的家长比以往高考明显少了很多。“反正也帮不上什么忙,没必要一直在外面等着,等到中午再来接他回家就行了!”一位家长表示。
考场周围,更多的是一些为考生提供服务的爱心人士。“现在考生家长已经慢慢变得理性起来。”在考点外执行安保任务的秦都交警大队王警官对记者说,今年在考场外陪考的家也不再是都挤在大门口了。 (D)(4)
老人陪儿提前感受高考
本报讯(记者 韩焱 宋超 实习生 左美琴)6月8日,高考第二天。上午9点,在咸阳中学考点大门外的陪考大军中,一老一少两人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
在当日高达37、38度的高温下,这一老一少坐在学校附近的台阶上,一边等候考场内里的考生,一边了解高考的有关信息。
老人姓石,年近六旬,男孩今年上初二。热了,老人为孩子递上凉扇。渴了,孩子为老人买来冷饮。
经了解,男孩子是老人收养的孤儿,为帮助其尽早成才,老人当天特意带着他来到高考现场,提前感受高考氛围。老人说,自己一直在市福利院收养孤儿,8年来,他先后收养过40多个孩子,也曾陪伴孩子们提前感受在高考,许多孩子已被送入大学校门。(D)(4)
新闻推荐
邮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中国咸阳—日本宇治第十五届集邮联展在咸开幕
本报讯(记者贾一丁)“今天可真热闹,我集邮40多年,还是第一次看到国内外这么多集邮爱好者欢聚一堂。”今年64岁的陈老先生由衷感慨。昨日上午9时,中国咸阳-日本宇治缔结友好城市二十五周年纪念暨第十五...
咸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咸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