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新闻 兴平新闻 三原新闻 泾阳新闻 武功新闻 乾县新闻 礼泉新闻 永寿新闻 彬县新闻 长武新闻 旬邑新闻 淳化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咸阳市 > 咸阳新闻 > 正文

老咸阳卖水人

来源:咸阳日报 2011-10-21 00:06   https://www.yybnet.net/

每日三趟卖水,史大妈老有所乐。

咸阳街头卖水老照片。(来自网络)

本报记者 毋佳欣 文/图

30年前,她曾是在路边摆摊的“卖水人”,2分钱一杯,喝水的人络绎不绝。30年后,她依然坚持卖水,只不过小杯变成了大暖壶,每壶1.5元。她说,完全是老有所乐,不图个啥,只为给那些远道而来卖菜或路过的人解解渴。

2分钱一杯

那茶水卖得可得劲儿

在沈家小区市场周围,常常可以看到一位蹒跚的老人推着一辆破旧的竹筐车,筐里放着几个颜色艳丽的保暖瓶,熟知的人一眼便可认出,那是咸阳的老卖水人史大妈。

交谈时记者发现,77岁高龄的史大妈虽然头发已经花白,牙齿也掉得只剩下几颗,但耳聪目明,思维清晰。她告诉记者,她是河南许昌人,1954年进入西北国棉二厂当了一名普通纺织工。50岁退休后,老伴因病早逝,为养活4个孩子,她就在楼下的路边摆起了茶水摊。

史大妈回忆,那时候因为没有冰激凌、矿泉水、饮料等,路过的人累了渴了都会在她的小摊上坐一会儿,花2分钱喝一杯茶水、白开水,或是糖精水,解渴又解乏,那时候茶水卖得“可得劲儿”。后来涨到5分钱一杯,再后来的价格她已经记不太清楚了。

不图个啥

能给路人解解渴就行

上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冰棍、矿泉水等渐渐兴起,到路边茶摊上喝水的人渐渐少了,但史大妈依然如故,每天烧好开水泡好茶,热情招待每一位光临茶摊的客人。

再后来,喝水的人越来越少,儿子儿媳都劝史大妈不要再卖水了,但史大妈说,那些远道而来卖菜或卖杂货的人夏天可以用饮料解解渴,但天一冷喝凉饮料太伤胃,想喝口热水都找不到。于是她撤掉了茶水摊,改用暖壶装水卖。

每天,史大妈烧好6暖壶水,从五楼提下来装在一辆竹筐车里,早、中、晚饭后到市场转一圈,10多年来天天如此。她说,每壶水只卖1.5元钱,一天最多能卖4暖壶,有时候一壶都卖不出去,一杯一杯全倒给市场上的熟人喝了,自己也不图个啥,关键是老有所乐,既锻炼了身体,还能为那些远道而来卖菜或路过的人解解渴。

那熟悉的身影

是许多老咸阳人温暖的记忆

说起史大妈的茶摊儿,许多老咸阳人都深有感触。如今已年过不惑的市民张先生说,他喝史大妈的茶时还是个10来岁的毛头小孩子,常常一放学就和小伙伴们争先恐后往茶摊跑。坐在小板凳上,花2分钱喝一杯甜甜的糖精水,那个神气呀,引得别的小朋友很是嫉妒。

张先生记忆中,史大妈脸上总是挂着笑容,手脚麻利,在小桌子上整整齐齐放好一排杯子,倒好茶水、白开水、糖精水,再给每个杯子上盖一小方块玻璃,防止灰尘落入。那时候,在七厂十字、电影院十字等好多地方,都有许多像史大妈那样的茶水摊,也算是老咸阳的一道风景。

如今,30余年过去了,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咸阳街头那些卖水卖茶的摊儿早已难觅踪迹了,香香甜甜的糖精水和史大妈那熟悉的身影,都已成为了许多老咸阳人温暖的记忆。(D)(3)

新闻推荐

看不见他们却每天享受着他们劳动的成果——走近市政维护员崔海鹏

这就是崔师傅工作的“伙伴”。本报记者边江亭摄本报记者边江亭10月20日,我来到了市政工程管理处,作为这次走基层采访的对象,该处是负责咸阳市市政设施维护维修管理的专业单位,我此次采访的是一位开挖...

咸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咸阳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老咸阳卖水人)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