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飞)近年来,咸阳市在实施“三告别”工程中,以实现“三同步”为目标,把“三告别”工程与产业培育同步推进、社会服务体系同步完善、农民素质同步提升,真正把贫困群众生活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迈出统筹城乡发展的新步伐,开创和谐咸阳建设的新局面。
坚持产业培育同步推进。按照“群众搬迁到哪里、产业就发展到哪里”的原则,以实施农业四大主导产业提升、百万亩杂果经济林建设、百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三大工程”为突破口,采取项目支持、小额扶贫贷款等方式,扶持贫困群众发展种养和劳务产业。特别是根据旱腰带地区和北部县的实际,因地制宜、因村制宜,引导群众大力发展石榴、柿子、杂豆、马铃薯等经济作物,做大做强特色经济,强化产业富民的支撑作用。
坚持社会服务体系同步完善。把“三告别”工程与新农村建设、城镇经济适用房建设相结合,加快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贫困地区延伸,突出抓农村水、电、路、气、讯等“五通”和村两委会办公室、卫生室、文化室、学校、商业网点等“五配套”建设。农村公路达到1.3万公里,在全省率先实现村村通油路或水泥路,行政村公交客运车辆通达率达到93%以上。引石过渭工程全面竣工,建成各类中小型水利工程950多处,解决了19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70%以上。同时,大力发展贫困地区各项社会事业,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教育、卫生、保障等公共服务均等化,使贫困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坚持农民素质同步提升。始终把提升农民素质作为实施“三告别”的根本,不断加大农民培训力度,在扶贫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扶智。充分发挥职教中心、农广校及农民夜校的作用,大力实施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普及农业先进实用技术,让每个农民都能掌握1-2门实用技术,提高致富本领。教育引导贫困群众树立艰苦奋斗的创业意识,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自力更生,不等不靠,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同时,突出提高农民现代文明素质,广泛开展健康、礼仪知识教育,引导农民革除陋习,加快转变生产生活方式,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B)⑤
新闻推荐
扎实推进高产创建 再攀粮食增产高峰——访市农业局党组书记、局长季志林
“我们会认真分析总结高产创建经验,在实现了粮食产量八连增的基础上,继续采取一系列强有力措施扎实推进高产创建,力保粮食再攀增产高峰。”日前,市农业局党组书记、局长季志林在接受记者专访时信心满...
咸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咸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