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同志:
有一个问题一直不解,现在反映给你们。
教案是上课的“蓝图”,教师应该带教案上课。一份优质教案是教师教育思想、智慧、经验、个性和教学艺术的综合体现。教师把课本内容变成胸中有案,再落到纸上,形成书面教案,进而用之指导课堂实践。这一过程凝聚着教师的心血和汗水。
然而,教师精心设计书写的教案每学期结束都要上交学校,第二年如果依然任原课程的话,就需要重新写教案。笔者认为,教师必须用心写教案,这是上好课的前提,也是最基本的教学常规要求。但教案的“著作权”属于教师本人,不应该上交学校,教案应由教师本人保留,以备检查。学校定期对教师的教案进行检查,最终的保留权应在于教师本人。这样,如果教师第二年仍然代原课程的话,没有必要重写教案,就可以对原教案进行创新加工,润色修改,重新利用其指导课堂教学。笔者在原咸阳师专上学时,教我们中教法的王老师上课很精彩,其教案也别具一格:一本很旧很厚的教案本,里面有红笔的勾画与添补,还有报刊剪贴等内容,可谓丰富多彩。
当然,教师绝对不能一成不变地用原教案上课。每一学年,都应该根据教材的变动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等对原教案进行创造性的加工整理,把自己新的经验、方法、思想等随时添补进去,使教案越来越完备,更具操作性和指导性。如果需要重新设计教案,就必须重写。特别是首次代某门课程的教师一定要下工夫备课,精心设计教案。以上是笔者一点不成熟的看法,愿与大家探讨。(陈刚辉)(E)①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景东旭)日前,陕西省有关特殊教育学校第四届联谊活动在咸阳市特殊教育学校举行。来自各地市的与会人员观看了由咸阳市特殊教育学校师生们表演的文艺节目,并分别就特殊教育学校班级管理艺术...
咸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咸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