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鹏 任莹
“近日,央视一套《寻宝—走进咸阳》的播出,是一次对咸阳历史文化、人文底蕴、民风民俗的一次集中展示。咸阳是周秦汉唐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拥有丰富的文物古迹。这个栏目走进咸阳,是一次面向全体市民的大型公益性寻宝鉴宝活动,不仅充分展示了当代咸阳人保护文化遗产、传承历史文化的精神风貌,同时对促进咸阳市的经济文化交流有着积极而重大的意义。”杨焕亭说。
咸阳民间藏品的一次“大检阅”
咸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的国都,更是13个王朝的京畿之地。在这个大的历史背景下,成就了咸阳独有的文物资源。咸阳现有博物馆中的藏品,以及地下、地上的文物资源都很丰富,因此,这里的民间收藏十分活跃,也出现了一大批民间的文物收藏家。“咸阳民间的收藏人很多,更有丰富的历史文物、红色藏品、民俗藏品、名人字画等收藏品,而这些丰富的藏品以前却从未有过一次大的检阅。”
此次寻宝鉴宝活动,不仅是对咸阳文化的一种宣传,更是对咸阳民间收藏成果、咸阳文物保护工作成绩的展示,使得咸阳的民间收藏更有群众性、广泛性。“在展示成果的同时,也可以加强对收藏的文化引导,引导民间收藏的良性发展,形成正规有序的民间收藏氛围。”杨焕亭说。
特色而厚重的帝都文化底蕴
杨焕亭认为,每一件藏品的背后都有一段故事,这次《寻宝》栏目拥有全国顶级权威的专家团队。在传达大众收藏、快乐收藏理念的同时,着力展现地域文化特色、打造城市文化名片,在收藏鉴赏类电视节目中首屈一指。“通过权威专家的鉴定,让咸阳市的一些民间持宝者对自己藏品的年代、历史,以及其宝贝背后的文化有更深层次的了解,提升他们对收藏品的鉴赏品味能力。”
据悉,杨焕亭还担任了本次《寻宝》栏目的嘉宾,让他感触颇深的是对文物保护知识的普及。“不少人通过这次活动,了解了如何依法收藏,对进一步促进文物保护工作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同时,普及收藏基础知识对咸阳在文化建设上意义重大。”杨焕亭说。
提升咸阳文化新形象
杨焕亭认为,《寻宝》栏目走进咸阳也是从更大范围、更高层面宣传咸阳、展示咸阳,对咸阳历史文化、人文底蕴、民风民俗、发展成果面向国内外进行一次集中展示的机会,某种程度上也将促进咸阳收藏市场的繁荣。而从舆论角度看,杨焕亭说这为咸阳的文物保护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借助这次机会,吸引更多中央媒体对咸阳的关注,提高咸阳文化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以文化促经济发展。”
在宣传咸阳的同时,也借助机遇,掀起咸阳民间收藏的高潮。“我们可以借助《寻宝》栏目,对咸阳的历史文化内涵进行阐释和推广,让地地道道的咸阳人对这份文化产生区域自豪感,使群众在尊重文物的同时,让文化之根扎在群众中。”(B)(14)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李桦秦川,一名普普通通的技校生,毕业后被分配到西北二棉集团有限公司棉织车间甲班当了一名值车工,10年来,她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把一腔热血和青春年华奉献给纺织事业。“34℃左右的潮湿热气,不...
咸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咸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