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桦
秦川,一名普普通通的技校生,毕业后被分配到西北二棉集团有限公司棉织车间甲班当了一名值车工,10年来,她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把一腔热血和青春年华奉献给纺织事业。
“34℃左右的潮湿热气,不绝于耳的机器轰鸣声,飘舞的细微棉絮直钻耳鼻。”第一次踏进车间的秦川,看到眼前的工作环境,她似乎有点动摇,但她咬咬牙坚持了下来。
工作中,秦川虚心好学,勤于钻研,主动向师傅请教操作要领,细心体会师傅工作时的每一个细小动作,观察同事的技术特点,并反复练习。
经过苦练,秦川的技术水平提高很快。为了干好本职工作,她加班加点坚守生产岗位;每逢节假日开冷车,她便主动放弃休假日积极参加,较好完成了生产任务。
市场变化迅速,车间品种翻改频繁,机台难开,停台率高。面对困难,秦川主动请战,要求看高密、高难度的机台。2009年2月,秦川接手了173*118品种布的机台,面对这种厚而密、纱线纤细易断、停台较多的高密品种,秦川一路小跑增加巡回次数,同时做好布面瑕疵点的预防,加强经纱的卡次把关。月底车间核算,同样机台,同样品种,秦川开台的生产效率提高15%-20%。
10年来,秦川在织布巡回路线上共计里程22200多公里,加班4464个小时,多生产织布85000多米。
秦川的爱岗敬业和勤劳苦干,“换来”了各种荣誉。
秦川进厂第二年参加公司组织的技术比武荣获织布工序无梭第三名的好成绩,被评为公司“操作能手”。由于工作突出,加上她操作水平始终保持优级水平,操作执行率达100%。
由于她技术过硬,被公司推荐参加2009年咸阳市举办的“纺织杯”技能大赛,大赛中她以娴熟的技术和沉稳的竞技状态在比赛中过关斩将,跃出层层选拔,取得了大赛第二名的好成绩,并获得“咸阳市操作能手”称号。在公司举办的各种“展青春风采,树岗位标兵”活动中,多次摘取了擂主桂冠。
2010年4月,她被公司唯一推荐上报第十届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人选。当年12月底,荣获全国纺织工业劳动模范;2013年,秦川所在小组荣获郝建秀小组式全国纺织先进班组称号。(B)⑧
新闻推荐
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由《咸阳日报·健康人生》联合市第一人民医院、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共同举办的“爱耳护耳从孩子做起”义诊行动暨听障儿童康复公益活动,于近日走进咸阳市特殊教育学校,免费为...
咸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咸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