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蜿蜒,污水成河。
本报讯(记者 吕聪 实习生 胡焱昭)全村的建筑垃圾、生活垃圾运到一处,村民讲,“只管堆放不管清运,清运车想来就来,拉满一车就走,其余垃圾装载机推平完事儿”。如此一来,“下坡路成了上坡路”。垃圾旁就是污水池。民房旁边“景色”“雷人”,又是“依山”又是“傍水”。
2月13日,接群众举报,市创建办到秦都区咸户路西的马家寨村暗访。见到记者,村民不停抱怨:太脏了,太臭了,赶紧曝光,快管管吧!
民房旁“依山”又“傍水”
马家寨村5组的一条村路成了“垃圾路”。记者看到堆放的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有上百米。已经分不清是路还是垃圾场,不时有村民深一脚浅一脚经过。垃圾场靠着农田,又靠着一处污水池,池面水色发绿,散发阵阵臭气。村民讲这个污水池是村里的排水池。“这就是所谓的垃圾台!”指着“垃圾山”里被垃圾包围的一处混凝土堆砌的台面,村民更显气愤,“只管清运垃圾台里的垃圾,四周的垃圾全叫装载机推成了‘垃圾路\’”。
村民下地不得不“翻山越岭”
提起这“垃圾山”和“污水河”,村民们的情绪开始变得激动,接二连三到来的村民立刻把记者团团围住。权姓村民说,全村的垃圾都被转移到这里,清运的车辆来得很不规范,有时三五天一来,有时好多天才来一次。“每到夏天,家门都不敢开,苍蝇满屋里到处飞!很脏、很臭!”村民陈某某开起“玩笑”,垃圾清运不到位,堆得多清得少,原来下地干活走的是下坡路,而现在还要“翻山越岭”呢。“赶紧曝光吧!我们实在受不了了!”村民们向市创建办人员及记者发出求助。
暗访结束,市创建办人员表示,希望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在咸阳市全力推进城乡环境卫生整治高潮的关键时期,争取扭转马家寨村村民生活脏乱的窘境,还群众一个健康的生活、生产环境。(B)(15)
新闻推荐
本报讯(屈博记者冯旋)为实现道路运输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信息化,提高行政执法工作效率和质量,今年年初市运管所建设并启动了道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包括了道路运输业户、车辆、从业人员、道路运输...
咸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咸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