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董晓东 王鹏飞 刘江
当蓝天成为一种奢望,当白云成为一种记忆,当绿色变得黯然,我们的幸福将会变得缥缈……
轰隆隆,一根根烟囱倒下;哗啦啦,一台台设备拆除……市委、市政府铁腕施政,迅猛推进治污降霾促转型攻坚战。
大动作:“壮士断腕”,关停淘汰污染大户
“要把铁腕推进雾霾治理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坚决淘汰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坚决淘汰老旧设备,坚决搬迁高污染企业,坚决治理机动车尾气、燃煤锅炉和黄标车污染,以结构调整促进转型、以科技创新推动转型、以改革开放引领转型、以新型城镇化助推转型、以生态文明建设保障转型、以民生改善倒逼转型的咸阳发展格局。”市委书记姜锋下了铁的决心。
市长卫华说,要把环境保护工作作为科学发展的“生命线”,充分发挥环境保护倒逼转型、促进发展的作用,真正让咸阳步入绿色GDP的发展时代。
2月12日,随着咸阳氮肥厂高耸的烟囱成功爆破,标志着咸阳市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打响新一轮治污降霾促转型攻坚战。
氮肥厂1974年建成投产,经过三次技术改造,步入中型化肥企业的行列,为咸阳农业和工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2004年至2007年,该厂平均年工业产值5千万元。但由于企业工艺落后、耗能高、污染重等原始性因素制约,并地处主城区及上风区,严重影响城市环境质量。2013年,根据省政府渭河流域治理三年行动方案,市政府决定,对咸阳氮肥厂进行关闭,并实施依法破产。咸阳氮肥厂——这座在城区存在45年之久的化工企业将彻底退出咸阳工业发展的历史舞台。
“拆掉氮肥厂,年可减少化学需氧量排放量287吨、氨氮排放量114.8吨、二氧化硫排放量265吨、氮氧化物排放量27吨。其产生的环境生态效应,对治污减霾的贡献不可限量。”咸阳氮肥厂依法破产清算组副组长何念念给出这样一笔账。
事实上,拆掉氮肥厂仅是咸阳市治污攻坚总体战的一部分。去年以来,咸阳市相继关闭2.7万吨/年的兴平造纸厂、2万吨/年的三原飞鹏氧化锌有限公司、1.5万吨/年的三原新鹿酒精有限公司、3.6万吨/年的陕西秦岭化肥总厂武功分厂等7家污染企业。
除此之外,咸阳市还大刀阔斧地关闭180多家造纸企业、12家重点印染企业,淘汰12.4万千瓦小火电机组和57万吨落后水泥产能。前4年,全市累计关闭小企业41家,淘汰落后产能电石6.2万吨、焦炭46万吨、水泥27万吨、印染4800万米、纺织4010万米。
“十一五”期间,全市万元GDP综合能耗分别下降3.63%、4.97%、4.97%、4.81%、4%,全面完成“十一五”降幅20%的目标任务。
市统计局局长贾东林表示,2012年、2013年全市GDP增速分别为14.5%、13.1%,单从数据上看,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规模工业出局,使得咸阳的GDP增速缓减。(下转A2版)
新闻推荐
全市城乡发展一体化规划编制工作推进会召开乔军讲话 陈俊锋主持
本报讯(记者李桦)3月4日下午,全市城乡发展一体化规划编制工作推进会召开。市委副书记、市政协主席乔军出席并讲话,市委常委、副市长陈俊锋主持会议,副市长刘新余安排部署工作。乔军指出,规划是建设发展...
咸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咸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