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对年过七旬的"鸳鸯搭档"长年一同锻炼,已成为小区内一道亮丽的风景。
本报记者 宋超 实习生 金梦
每天一大早,秦都区陈杨街道办金泰社区的运动场上,都会出现两位满头白发并肩慢跑的老人,他们跑得并不快,但是步调一致,很有节奏感,不时还互相鼓励对方,跑累了就走一走,还不断传来老人爽朗的笑声。这对年过七旬的“鸳鸯搭档”就是73岁的寇林仓和71岁的雷其兰,长年一同锻炼的身影,已成为小区内一道亮丽的风景。
长年劳作 习惯让身体“动起来”
夫妻俩是渭南合阳县人,年轻时靠务农为生。由于家庭条件困难,又要养活三个儿子,常常从早忙到晚,一刻也不清闲,习惯了劳作的忙碌和辛苦。大儿子上大学后,为节省家里开销,在农闲之余,夫妻俩每周坚持步行20公里,给上初中和高中的两个儿子送自家蒸的馒头,直到小儿子高中毕业考上大学。
“那时家里穷,总在为生计发愁,没有锻炼的机会。但我们一直认为穷不可怕,懒更可怕,每天勤勤恳恳干活,这也无形中使我们习惯了让身体处于‘动起来\’的状态,不愿意闲着。”寇林仓老人边说,边握了握自己的拳头。
“鸳鸯搭档”锻炼身体 能互相照顾
2000年,小儿子大学毕业后在咸阳工作,不久成了家,有了孩子,两位老人前来帮忙照顾孙子。随着孙子长大上学,家里需要老人操心的事也少了,老两口也闲了下来。“辛苦了一辈子,清闲下来,反而不适应了,总想找点儿事做,看到社区很多老人都在跳广场舞、打羽毛球锻炼身体,我们也加入了锻炼的队伍。”雷其兰告诉记者,每天早上6点,洗漱完毕后,他们就一起到运动场上慢跑,活动筋骨,放松身体,稍作休息,便开始打羽毛球。到了晚饭后,还一起在社区内遛弯散步,每天的生活安排得劳逸结合,健康而规律。
“要是自己去和别人玩儿了,剩下的一个人怎么办,更何况我们俩和其他老人没什么共同语言,有时一块儿锻炼反而不自在。”雷其兰老人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着说,夫妻俩一起锻炼身体,能互相照顾和关心,了解对方的身体情况,运动时也能把握住度。
运动不争高低名次 只求心情舒畅
“下雪下雨空气好,这个机会不可少。吃完饭后转一圈,腿脚发热消化好。”这是寇林仓老人给自己编的顺口溜。长年坚持锻炼,夫妻二人的身体一直都很硬朗,根本没有老年人常见的疾病。谈起运动的乐趣,夫妻俩都说,必须长期坚持,运动过程中还要保持心情舒畅,注意适度,比如说平时打羽毛球,就打和平球,从不争高低,慢跑时只是为了锻炼身体,从不争夺名次,人老了,运动量太大反而对身体不好,只要心情愉快就行。(B)(15)
新闻推荐
第十八届西洽会暨丝博会上,咸阳展区以简约大气的风格吸引了众多客商。图为一位客商在泾阳茯砖茶展摊前咨询。本报记者包鑫摄
咸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咸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