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是联系群众的窗口和桥梁,工作本身就是在做群众工作。医务人员的宗旨意识强不强、服务质量高不高、工作作风实不实,直接影响群众对医疗卫生行业、对党和政府的评价与信任。这就需要我们把群众路线作为医疗行业的根本工作路线,大力弘扬高尚医德,强化行业作风建设,着力清理内部诟病,确保“窗口”明亮、“桥梁”畅通,以良好的行业形象、过硬的服务质量和规范的内部管理让群众满意、让党和政府放心。
一是坚持正确导向,打造“公益”医院。公益性本身就是群众路线的一种表现形式。公立医院姓“公”不姓“私”,任何时候都应把公益性作为基本属性体现在发展方向、服务理念、行业管理等各个方面。在办院方向上坚持公益性。必须把最广泛的公益性作为办院的根本方向,着眼于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突出问题,尽最大努力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在推进改革上突出公益性。公立医院改革既为医院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也带来了许多挑战。但无论是体制改革还是制度创新,公立医院都应准确定位,坚持把增加公益性作为改革的基本方向,严格落实取消药品加成、降低大型设备检查价格等改革措施,逐步建立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性的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让广大患者感受到医改的新变化和新气象。在健康管理上体现公益性。针对当前老龄化加快和慢性病人呈井喷式增长的态势,整合利用现有健康保健资源,在完善体检中心服务功能的基础上,面向群众开展形式多样的养生讲座、免费健康体检、信息档案管理、出院随访关怀等活动,真正实现“健康传递”。
二是突出核心理念,打造“仁爱”医院。古语讲,“爱人者,人恒爱之。”公立医院作为人民的医院,只有把保护人民的健康权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不断赢得信任和拥护。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我院集中利用两个多月的时间,先后到永寿、长武、兴平等县市区开展大型义诊活动20余次,为8000余人进行了义诊和体检,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2万余册,组织医疗队伍走乡进村为困难群众免费送医送药,为留守儿童送去科普读物,并与7家基层医院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定期选派优秀学科带头人进行对口业务支援。在此基础上,及时调整数据库,严格按照物价部门规定标准计费,努力让老百姓清楚、明白、放心地看病。
三是优化医疗服务,打造“品牌”医院。对于公立医院而言,最核心、最关键的是促进医院整体实力持续增强,提升医疗水平。严格落实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健全医疗质量监管控制体系,强化临床能力建设和医务人员培训,积极推进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严格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持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工作效率。立足于解决“三长一短”问题,从让群众少跑一回路、少排一次队、少等一分钟等细节问题入手,通过简化就诊手续、优化门诊布局、开设无假日门诊、增设高峰期收费窗口、运行门诊一卡通等一系列便民利民措施,为老百姓提供及时、高效、优质的诊疗服务。提升管理效能。将教育实践活动与优秀管理团队评选、优质医院创建、“三好一满意”等主题活动有机融合,全面推行院务公开制度,优化服务流程和内部民主管理,引导医务人员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以细心诊治、热情服务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就医环境。
四是切实转变作风,打造“贴心”医院。一方面,医德医风是基础。人无德不立,医生尤然。应深入开展宗旨意识、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教育,从严从实执行医德考评制度,坚决查处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案件,从根本上解决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服务态度冷漠、开大处方、收受“红包”、吃“回扣”等问题,真正以良好的医德医风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另一方面,医患关系是关键。群众在我们心里的分量有多重,我们在群众心里的分量就有多重。作为医者,多反思我们的工作态度、工作方法、工作质量,加强医患交流与沟通,畅通诉求渠道,及时妥善处理投诉,用心接纳群众、用情感化群众,打破与群众之间的“心理墙”,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作者系咸阳市中心医院院长)(B)(10)
新闻推荐
扮靓城市,工人高空作业,安装路灯。本报讯(许亚平记者吕聪)夜幕初下,从渭城桥进入咸阳城,细心的市民一定感叹:这是咸阳吗?夜景真是迷人!5月20日,记者从市城建局获悉,城区8座立交桥桥体亮化已经完成设计,广场...
咸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咸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