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秦毅 王艳红)今年以来,秦都区对城乡环境整治工作加强领导,创新机制,加大投入,扎实推进,长效监管,探索出适合该区实际的“2345”工作法,促进城乡环境卫生面貌全面改观,人居环境迅速提升,为推进“五个秦都”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
突出两大重点。即城市容貌提升工程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两个重点。该区城市容貌提升工程按照“规划引领、标本兼治、上下联动、高标推进”的思路,全面改造提升沿街建筑外立面,拆除临建违建,整治门头牌匾、市容秩序,实施夜景亮化,投资6500万元的咸兴大道拓宽改造工程全面竣工,咸阳西大门容貌问题得到根本性改变;咸通路、彩虹二路、秦皇路、人民路等城市道路经过改造提升后焕然一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按照“打造亮点,攻克难点,整体推进”的思路,以环境卫生示范村建设为推手,打造出了北塬新村双照办东城村、省级绿色示范村马泉办赵家村、咸阳民俗文化村沣东办北槐村等一批农村环境整治示范村。去年至今,全区已累计投入环境卫生整治资金1.3亿元,有力保障了全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构建三级平台。该区构建区、镇办(部门)、村(社区)三级宣传平台。并在区政府网站开设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专栏,对全区每一天、每一周的环境整治工作进行全方面报道,让广大干部群众随时了解掌握环境整治工作动态,并提出意见和建议。镇办、部门定期组织人员上路段、跑企业、进门店,设宣传点,发宣传单,上门宣传,营造氛围。农村和社区结合实际,建立环境整治宣传栏,向群众传播卫生知识,不断提高群众的卫生意识和维护环境的自觉性。
落实四项措施。即落实领导力量、人员数量、清扫员工资、环卫车辆等四项措施。从各镇办抽出三分之一精干力量和一名顶硬的分管副职,专门抓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在城市繁华地段和新建路段,增加240多名清扫保洁人员;为1800名清扫员每人每月增加200元的绩效工资;在去年区财政投入资金500多万元,购置16台环卫车辆的基础上,今年区财政再投入200万元资金,购置了3台清扫车,1台洒水车,城市机扫率达到40%以上。
建立五个机制。即建立包抓工作机制、环卫监管“四位一体”机制、周检查、月考核、季讲评机制、督查巡查机制、责任追究机制等五个机制。建立了区级领导、部门包抓机制,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建立了镇办领导包片、镇办环卫所人员包路段、路段长包抓清扫员、区级部门考核监督的清扫保洁“四位一体”长效管理机制和周检查、月考核、季讲评机制,镇办和村上每周组织干部群众,清扫道路、清理房前屋后杂物、清除各类野广告,区上每月集中开展一次环境卫生整治活动,每季度召开一次讲评大会。建立了督查巡查机制,由5名区级领导带队,组成三个督查组,定期不定期检查整治工作。建立了责任追究机制,对工作不力、效果不佳的单位和个人,依照规定予以责任追究。(B)(16)
新闻推荐
实习生刘柯彤“我决定以后做一个文明的公民,改正不文明习惯,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对文明礼仪的学习,在努力改正自己不文明习惯的同时帮助他人纠正不文明的习惯,做一个文明且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在拿到咸...
咸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咸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