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新闻 兴平新闻 三原新闻 泾阳新闻 武功新闻 乾县新闻 礼泉新闻 永寿新闻 彬县新闻 长武新闻 旬邑新闻 淳化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咸阳市 > 咸阳新闻 > 正文

从心底流出的画李凤兰

来源:咸阳日报 2014-05-14 00:49   https://www.yybnet.net/

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曾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郁达夫先生的《故都的秋》正是践行这一理论的优秀篇章”。

文章开篇就用浓郁的抒情笔调吟唱“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他不远千里,从杭州到青岛,再从青岛赶到北平来的理由就是要“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这样深情的吟唱让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虽未睹“故都秋”之芳容,但已让我们有些许的震憾,而这震憾正源于先生内心对于秋的深深眷恋。

如此深爱和眷恋的“故都的秋”在先生笔下到底是何俏样,他连用五幅图景,为我们描绘了属于了他心中的“故都秋景图”。“小院清晨”让我们看到一个普通平民在低矮破漏的小屋下,手持一碗浓茶,静静地坐在小院中不为功名而汲汲,不为生计而碌碌,抬头仰望可以看到很高很高的碧绿天色,可以听到那青天下训鸽的飞声,在一丝一丝漏下的日光里静静欣赏那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哪种生活还会比这更安谧恬淡的,在这安谧和恬淡中我们似乎也可以从那“破屋”、“从那一丝静对”、“从那一丝漏下的日光和牵牛的蓝朵里”看到一个爱国知识分子不知该何去何从的避世情怀和他内心深处淡淡的悲凉。“秋槐落蕊”仍是清晨,但是视角已转向街道,没有喧哗和吵闹,没有人来人往的匆匆,有的只是那铺了一地的像花而不是花的秋槐落蕊。没有声音,没有气味,极柔软极微细,扫街的清扫之后,那一条条扫帚的丝纹让人觉得清闲又让人感到落寞,而这分落寞与孤寂正是作者心底的声音。

“秋蝉残鸣”图,把这秋的萧瑟,秋的肃杀,秋的凄凉,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整个故都处处、时时都可听到秋蝉衰弱的鸣叫声,鸣叫它生命将至的悲凉,鸣叫它生命将至的残弱,而在这鸣叫中更让我们体会到“鸟鸣山更幽”的寂静。

一幅“闲话秋凉图”,在那来去匆匆的秋雨里展开,都市闲人们用缓慢哀叹的语调悲叹着“一层秋雨一层凉啦”。这冷风冷雨更让我们感受到时代风雨在人们心中留下的深深烙印,“青布单衣”、“灰沉沉的天”“微叹的语调”“息列索落的雨声”,让我们从画面中似乎看到更多的是作者沉闷、压抑、抑郁的情怀。“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先生的这幅“闲话秋凉图”正体现的是自己内心深处的哀伤凄凉。

秋天的果树本是丰收的景象,饱满的果实再配上熟透的颜色,会让人不自已地产生喜悦的心情,但先生的“秋日奇果”图却让我们感到别样的味道,那在屋角、墙头,灶房门口的枣子树,那拥有鸽蛋似的枣子树,又有小椭圆形的细叶,有淡绿微黄颜色的枣子树是作者钟情的秋果。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时节才是作者喜爱的清秋佳日。可正是他的这份偏好才让我们能更容易走入他的心灵。

有人说“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世界”。先生留的“故都秋景图”就是从他心底流出的一幅幅图景,“清、静、悲凉”的秋景图正是他心灵的写照!《故都的秋》让我们似乎看到一个知识分子在大的时代动荡之下,浅唱徐吟“故都的秋啊,你在哪里,在破漏的小屋里,在浓浓的香茶里,在淡淡的牵牛花里,在细细的花草里……”。(作者单位:咸阳中学)(E)③

新闻推荐

铲走垃圾 招来财富西耳村在治理环境中发现“商机”

本报记者吕聪马沅聪煤场、废品收购站、村民随意倾倒的生活垃圾……多年来,渭城区渭阳办西耳村的环境脏、乱、差,人人皆知。2013年5月,新的村委会领导班子上任,开始大力整治环境卫生。本是改变村容村...

咸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咸阳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从心底流出的画李凤兰)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