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姚坤雨
1937年出生的赵立(笔名)是咸阳市2013年度市民文明行为“十要十不要”表述语征集活动优秀奖获得者中一位普通的老人。从二0二研究所退休后,赵立并没有“两耳不闻天下事”去享受闲逸的晚年生活,而是自觉成为一名守护城市文明形象的卫士。
每天吃完早饭,赵立都会去古渡公园晨练。这里,也是他制止不文明行为的主阵地。一天,正在晨练的赵立突然闻到了一股浓烈的烟味,他循味而行,一名青年男子坐在公园木椅上吸烟。赵立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立马上前提醒他不应该在公共场合吸烟,遭到该男子的怒视和辱骂。77岁高龄的赵立并没有惧怕眼前这位因自己“多管闲事”而不耐烦的年轻人,而是心平气和地坚持让该男子将烟熄灭。
长时间对峙,该男子眼看僵持不下,周围也慢慢聚集了很多围观者,他只好默不作声地掐掉了烟头。人群中传来对赵立的赞许声。
虽然这是件再普通不过的小事,但像这样制止不文明行为的小事赵立坚持做了十几年。虽然一个人的力量是微薄的,但一个人十几年执着于一件事,那便会产生滴水穿石的巨大力量。“一个城市的文明是靠大家建立的,我不能独善其身,我想力所能及地影响周围的人。”在赵立的影响下,居住地周围的不文明现象逐渐减少。
赵立说,他看到市民文明行为“十要十不要”表述语征集活动信息时,毫不犹豫就参加了。“我想通过更大的平台、更有效的方式,提醒大家践行文明行为,做一个文明的咸阳人。”赵立的愿望朴素而又诚恳。(B)(14)
新闻推荐
王伟本报记者景东旭实习生刘青“通过这次零距离接触庭审,让我真正感受到了法律至高无上、彰显正义的本质,也让我们开阔了眼界,树立法律意识,希望这样的活动今后多举办。”第一次旁听法院庭审活动的张...
咸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咸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