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任丽烨 胡颖)果丰农笑,渭北果园枝头的红苹果就是农民的钱袋子,果业发展对增加农民收入举足轻重。去年下半年以来,咸阳市农业部门不断研究咸阳市果业发展方向,借项目之力不断推动咸阳市果业优质提效。
一是重视项目工作。基于“项目推产业发展”的认识,去年项目批复下达后,市农业局第一时间制定了全市果业项目绩效考评和检查验收办法,各县领导也高度重视,都成立了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出本县区落实项目建设一系列制度。各县区农果部门积极出动,协调配合,认真履职,广泛动员群众,精心组织,促进了项目建设的顺利开展,目前,多数县区的子项目已经完成。
二是加大项目检查力度。2014年现代苹果产业项目资金总量5300万元,涉及7个县区技术推广、果园标准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七项内容,项目建设的示范作用发挥怎么样,就看项目的进度和质量,今年开始,市农业局加大项目检查力度,从3月份开始,分4次组织市级、省级有关专家对新建项目园区进行技术指导和进展检查。3月中旬,市农业局组织有关专家对苹果、猕猴桃,开始第一次检查,通过看果园、听项目建设汇报、查阅项目建设档案资料方式,对涉及项目建设的县区就果业园区项目生产的情况进行监督,推动项目建设进度。
三是提高项目管理要求。项目区是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样板区、展示区和带动区,市农业局严格按照果业项目管理要求,在项目本身制度建设之外,又提出了两手抓。一手抓解决瓶颈,由于果园基础、果园管理水平和县区地域的多重差异,虽然全市已经建成118万亩绿色果品基地、5万亩良好农业规范认证(GAP)基地,3200亩欧盟有机苹果认证基地。在今年项目实施中,市农业局重视解决问题,按照建设现代农业园区的要求,采取请专家、多调研、座谈交流等方式帮助项目县认识问题,理清思路,明确措施,探索发展之路。一手抓产权管理,项目实施中形成的太阳能杀虫灯、节水灌溉设施、果园机械等基础设施,过去由于产权不清,后续发挥作用空当,甚至难以安全保护,今年项目实施开始,就明确了项目中形成的果园基础设施按照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明晰了产权,落实了责任,确保项目持久发挥效益。(B)(12)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宋超实习生金梦)近几天,咸阳市一直持续高温,部分地区最高气温超过30℃。昨日,记者从市气象部门获悉,咸阳市将暂别高温天气,迎来降水天气。据气象专家介绍,受低槽和西南暖湿气流共同影响,预计今...
咸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咸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