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新闻 兴平新闻 三原新闻 泾阳新闻 武功新闻 乾县新闻 礼泉新闻 永寿新闻 彬县新闻 长武新闻 旬邑新闻 淳化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咸阳市 > 咸阳新闻 > 正文

《百家讲坛》上的首位咸阳籍学者

来源:咸阳日报 2014-11-11 23:04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赵鹏

熟悉于赓哲的人对他有一个评价:“严谨沉稳,幽默谦虚”,或许是因为受到讲课氛围的影响,他和学生之间总是处得像朋友一般,从不感到生分。11月8日上午,记者专程采访到于赓哲教授。采访中于赓哲坦言:学术研究是我的爱好和追求。只有踏踏实实地干,才能有所收获。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做可能有结果的事情,不做永远没有结果的事情。”于赓哲自2012年以来,先后三次在央视《百家讲坛》分别讲授《狄仁杰真相》、《发现上官婉儿》、《大唐英雄传》等历史人物故事,成为央视《百家讲坛》推出的一位受到观众热情追捧的著名学者,因为擅长将历史与现实结合,他的讲课风格严谨而不失幽默,被称为“百家讲坛”最“萌”教授。

于赓哲1971年出生于咸阳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受父母影响,他从小便养成了爱学习的好习惯,从小学到初中,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在那个年代,父母很重视对我们的文化教育,他们的言传身教给了我很多启示,从课本中学到了很多知识,使我受益匪浅。”于赓哲说:“现在回忆起来,在咸阳生活的那段日子非常开心,五陵原、渭河桥、油泼辣子、蒜蘸面,家乡咸阳就是有着这份天然的纯净,这里的乡党们淳朴热情、待人诚恳,我喜欢这里,因为这里有我心灵的归宿。”

1989年高中毕业后,于赓哲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陕西师范大学,学习期间,他成绩优异、能力出众,并且多才多艺,得到了很多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誉。“那一时期,我在完成本专业教学计划内的学业的同时,广泛地涉猎文史哲诸学科,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校园文化活动,应该说,我的大学时代是值得回忆的金色年华。”于赓哲说。大学毕业后,于赓哲留校任教,从此,他便坚守在平凡的三尺讲台上。

2011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同事的推荐下,于赓哲受邀参加了《百家讲坛》栏目。“来到大名鼎鼎的《百家讲坛》蓝色演播厅,一切都与学校环境不同,在专业化、高效率的节目组帮助下,我很快进入了角色,顺利地完成录制。”于赓哲说。

采访中他告诉记者,《百家讲坛》的淘汰率非常高,凡走上《百家讲坛》的主讲人,都要经历选拔、试讲、试录、预播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可能遭到淘汰,而选拔更是首当其冲的环节。要想成为一名合适的主讲人,我觉得至少要具备三大素质,首先要有学术修养,这是最核心的;其次要有表达能力,毕竟这是个口述节目;此外还要熟悉电视讲座的要求,比如在规定的时间要讲完,还要会设置悬念等。

谈起自己所讲授的《狄仁杰真相》,于赓哲教授说:“近年来,随着电视剧《神探狄仁杰》、电影《狄仁杰》等影视剧的热播,使狄仁杰大名无人不晓,在古代,有公案小说《狄公案》《大唐狄公案》等;跟包公一样,狄仁杰也是探长型人物。可以说,狄仁杰是蜚声海内外的中国福尔摩斯。狄仁杰的性格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一种特性,一种智慧。我所要做的,就是还原历史真实情况,将一个历史上的狄仁杰展现给观众。”

2012年12月,于赓哲主讲的《狄仁杰真相》在百家讲坛如期播放,播出之后,受到了来自各方的祝贺,而他本人也因此在学术界获得了好评,成功的背后,于赓哲则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为了获取第一手资料,于赓哲昼夜出入图书馆、资料室,并大量地搜集到了《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大唐新语》等史料中有关狄仁杰的记载,之后,再将这些庞大的史料集中整理、提炼、归纳。采访中于赓哲坦言:“从搜集资料,再到整理、录制、播出,我用了一年时间,有时候为了还原文字中的历史事件,需要到发生地反复考察、论证,虽然付出了很多,但是我觉得值!”。

2014年,于赓哲又先后两次登上《百家讲坛》,主讲了《发现上官婉儿》、《大唐英雄传》两部作品,一经播出,便引起了轰动。

采访中于赓哲说:“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隋唐时期的英雄好汉故事耳熟能详,甚至可以说伴随着我们的成长。我小时候最喜欢的事就是在午休时听评书《隋唐演义》,一千多年前的英雄们在收音机里栩栩如生。不可讳言的是,多数国人有关那段历史的了解不是来自于课本,而是来自于评书和戏剧舞台,李元霸的大锤、程咬金的三板斧、单雄信的悲剧、秦琼的义气……这一切都让人荡气回肠。长大后学了隋唐史,才知道李元霸真名李玄霸,而且少年夭折,从未使过大锤,程咬金除了名字幽默之外也没有那么多喜剧色彩……历史的真实究竟如何?这成了我当初钻研隋唐史的动力之一”。“每一个人物背后都有他的故事,绝非正史传记那单薄的文字可以全部涵盖,我在唐凌烟阁功臣中拣选最具代表性的二十多人加以描述,希望帮助大家回到那段金戈铁马的历史之中,体会我们曾经拥有、但是现在却逐步逸散的那股英雄气。《百家讲坛》给了我一个机会,把我对这段历史的研究奉献给诸位观众,希望观众可以通过讲座了解那段真实的历史。”

如今回忆起来,于赓哲用“偶然”来表达登上《百家讲坛》这件事。在定位自己的角色时,他这样告诉记者,“用平实的语言讲了一个学术问题,算是一名文化普及者。”

“我们咸阳是历史上周、秦、汉、唐等王朝的京畿之地,历史上的很多故事都发生在这里,对于咸阳而言,这是一笔无形的文化遗产,作为一个咸阳人,我感到很自豪。”“文化产业是一个阳光产业,历史底蕴的深厚,决定了咸阳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千年帝都、文化承载、和谐发展、繁荣昌盛”,咸阳如何利用好这些历史资源,建设特色文化任重而道远,我希望借助家乡的媒体,宣传和吸引更多人对咸阳的关注,让地地道道的咸阳人对这份文化产生自豪感,让文化之根扎在群众中,提高咸阳文化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以文化促经济发展。

如今的于赓哲正在准备下一部作品《大唐巾帼》的录制,预计将在明年播出。采访结束时,他告诉记者:咸阳境内有很多唐代帝王陵,而《大唐巾帼》中的很多人物故事都与关中地区息息相关,希望借助这个平台更好地普及和宣传咸阳的历史文化,使这座千年帝都焕发新的活力。(B)(12)

小资料

于赓哲,1971年生于陕西咸阳,著名文化学者,陕西师范大学本科、硕士,武汉大学博士、南开大学博士后。2012年12月、2014年1月、4月他先后三次受中央电视台邀请登陆《百家讲坛》讲授《狄仁杰真相》、《发现上官婉儿》、《大唐英雄传》,并引起学术界的轰动。于赓哲现任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从事隋唐史的教学、研究。曾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民族研究》等权威、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在学术界产生良好反响,一些文章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光明日报》、《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或观点摘编,曾先后八次获得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陕西省高等院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二等、三等奖项,2013年度获宝钢优秀教师奖,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4年,于赓哲教授担任陕西电视台大型益智类节目《你不知道的陕西》评委。

新闻推荐

八方小学四班张雨昊天伴着阵阵的凉意秋天悄悄地来到了

八方小学四(4)班张雨昊天伴着阵阵的凉意,秋天悄悄地来到了我们身边,高高的蓝天上飘着朵朵白云,一行行大雁排着整齐的队伍向南方飞去。在这美丽的秋天,我们咸阳也迎来了一年一度的菊花展。周末的天气真...

咸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咸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百家讲坛》上的首位咸阳籍学者)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