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新闻 兴平新闻 三原新闻 泾阳新闻 武功新闻 乾县新闻 礼泉新闻 永寿新闻 彬县新闻 长武新闻 旬邑新闻 淳化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咸阳市 > 咸阳新闻 > 正文

一身正气守清廉 ——小麦育种专家、研究员梁增基故事之四

来源:陕西日报 2014-12-15 00:00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齐宇强 张丹 通讯员 李桦

2011年,咸阳市授予梁增基“特别贡献人才奖”,所得5万元奖金,他全部捐赠给贫困学生。谈及此事,梁老平静而淡定,说自己粗茶淡饭,吃饱穿暖,生活上没有什么要求。

可以说,梁增基53年在渭北旱塬,在小麦育种和技术推广上,费尽了毕生心血。有人想,育出了那样多的小麦良种,他可能挣了不少钱,花钱可能非常大方。但熟悉梁老的人都知道,他节俭得出奇。65岁以前,他每次上省、市开会或办业务,都是搭乘公共汽车,住旅馆是最低价的。1979年以来,他四处奔波多方努力,亲自动手,由国家投资19.7万元,建设起目前有300多万元固定资产的试验基地,许多设备都是他将省上给的少量育种费一点一滴节约下来而购置的。

1986年“长武131”刚育出不久,种源短缺,社会上争购,黑市每公斤卖3元钱,有人劝他趁机为自己捞点“外快”,但他严词拒绝,就连自己的女儿女婿也不给一点面子。所有卖种子的钱全部归公,用于试验和生产,连补贴也不要一分。

1997年“长武134”刚通过审定,当时小麦种子炒得更热,1公斤卖到80元,但他却不以公斤卖,而是装成0.1公斤的小袋,保证人人有份,达到群众自繁推广。有人说,如果借着那几年种子抢购潮,他的头脑稍微活泛一些,早就成为百万富翁了,可他就是不开窍。直至现在,他还住的是租赁房,单位领导多次在房子紧张的情况下给他挤出两间房子都被他谢绝了。有个别人还想给他从上级拨付的科研经费中打主意,他严词拒绝:“我的工作是国家支持搞的,我本人只是人民的服务员,谁都没有权力从中贪占一分钱!”他的人生哲学是:“索取是为自己,再多也没有意义,奉献是为社会,这才是人生的真正价值”。

他不爱金钱,但酷爱自己的事业,工作中从来没有节假日,不分白昼和黑夜,不管吹风下雨,他都坚守工作岗位。就这样,他全然不顾个人的事情,直到36岁才晚婚成家;1970年爱人生孩子时,他仍坚持在试验地搞杂交;1971年当他从外地学习回来时,不到两岁的孩子已被肺炎折磨得十分虚弱,他却顾不上照管;1985年夏他右脚碰伤,大块淤血,仍为工作奔波,造成伤口化脓,手术治疗未愈,他又忍痛拄着拐杖参加夏收;1987年春节,别人都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中,他却一人跑了14个村镇,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埋头撰写《小麦苗情分析及当前管理意见》,8月份,当他为市秋播会议赶写小麦技术规范时,终因劳累过度,昏倒在地,稍微好转又出现在育种试验的田间地头。

现年81岁的梁增基,身体状况每况愈下,患上了高血压和骨增生,他本来2005年已退休,可以不再工作,医生也劝他多休息,但他总是说“我的事情尚未干完,不能半途而废。”就这样,他马不停蹄潜心研究,默默地工作着。

他晚年最大的希望是,他用毕生精力创造的事业能后继有人,并持续不断为人民谋福祉;在县委、县政府的关照下,他2010年终于如愿以偿,要来了一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毕业的研究生,目前他正手把手帮该研究生熟悉业务,更以加倍的努力,帮他加快育种进程,力争用最短时间培育出旱原强筋优质高产抗逆综合性创国内一流的新品种。同时他还计划根据多年研究的旱原小麦生产实践经验,把旱原高产规范技术,用文字写下来,供后人借鉴,为今后提高小麦生产水平而继续努力。

新闻推荐

咸阳超额完成全年财政收入任务 增幅列全省第二

本报讯(记者齐宇强通讯员王军政)2014年,咸阳市财政收入平稳增长,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210.19亿元,同口径增长10.26%;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完成85.29亿元,同口径增长16.17%,增幅位列全省...

咸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咸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一身正气守清廉 ——小麦育种专家、研究员梁增基故事之四)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