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城区碱滩小学方华
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训练思维,而课堂提问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手段。好的提问能打破学生脑海里的平静,荡起思维的层层涟漪,提高课堂的实效性。那么如何才能设计好的课堂提问?
一、精心设计提问
教师要树立“问题意识”,在课堂教学中以问题为纽带。所以,教师在设计提问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提问要把握问题的难度。心理学的观点认为:人的认知结构可以划分为3个层次,即“已知区”“最近发展区”和“未知区”。教师要努力寻找学生“已知区”和“最近发展区”的结合点,在不知不觉中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然后逐渐提高问题的难度。
2、提问要关注问题的角度。教师要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入手,处理好问题大小、多少的关系。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侧面提出,提问的角度不同,效果往往不一样。
3、问题要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叶圣陶先生说:“为教纵详密,亦仅一隅成。贵能令三反,触处自引申。”也就是说,教师的提问应该是“投石击破水底天,一石激起千层浪”的问题设计,有效的提问有助于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掀起其感情波澜,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正确了解学生
课堂提问是以学生积极参与为前提的,为了激发学生回答的积极性,教师在精心设计提问的同时还应全面了解提问对象,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思维水平不同,对于同一事物所关注、思考的都不同,所以教师在对待不同年龄层的学生提出的问题层次应做到“因人而异”。
三、准确把握时机
课堂提问要问得适时、问得有价值,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点拨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正确把握提问的时机十分重要。教师要根据授课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掌握火候,选准时机,巧设疑难。
在学生学习的疑惑处提问。孔子曰:“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若能在学生思维受阻时及时提问,然后与学生共同释疑,势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提问的运用时机,课上看似随机应变,实际上功夫在课堂外,要求教师既备教材、教法又要备学生,按照教学规律,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总之,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发展思维、技能、情感思想的重要手段。所以,教师都应精心设计每一个提问,做到恰如其分,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只有这样才能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吴萍)近日,市食药局、市农业局联合召开了咸阳市乳品质量安全风险排查座谈会,为贯彻落实市政府食品药品安全“大排...
咸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咸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