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颖 范秋艳 庞茜 李博雯
渭水之畔,秋风浩荡。美丽咸阳,满城阳光。
坐落于市区繁华地段的陕建六建集团公司,四层办公楼看上去“其貌不扬”,可走进集团、深入施工现场,你会不由自主被六建人的奋斗精神所感染、智慧创新所折服、国企担当所感动。这个诞生于1952年,几乎与共和国同岁的老国企,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披荆斩棘、砥砺前行,进入21世纪以来,更是加大创新开拓步伐,仅十几年时间,就发展成为拥有12个土建公司、7个控股公司、8个专业公司和6个海外公司的大型集团公司,跻身中国建筑业成长性200强企业第15位。集团各项经营指标连续13年快速增长,斩获国家建筑行业最高质量奖——鲁班奖6个、国优工程奖3个。
一个曾半年发不出干部职工工资的困难企业,靠什么在国企改革大潮中破冰前行,成长为地区行业龙头、标杆企业?记者前往六建一探究竟。
建筑质量要先行
今年43岁的帖秋是六建直属工程部经理。见到他时,帖秋正在西部科技创新港项目现场督导检查。时值深秋,他的额头却因为忙碌渗出了汗水。他带领的团队用6个月时间,完成了15栋14.8万平方米单体建筑的主体部分建设,再次刷新“六建速度”。尽管一再提速,可在施工质量上,帖秋却严格到几近苛刻。凡质量问题一律追根溯源,绝不放过;他强化预控措施,指导编制详细的质量创优计划和项目施工方案,严格过程控制,严把原材料关;推出书面技术交底、样板引路、“三检制“(自检、互检、交接检)和质量动态分析等措施,保证施工质量。
帖秋是六建工匠队伍的缩影,正是有了“帖秋们”对工程质量的孜孜以求、严格苛刻,才有了六建拔地而起的一个又一个“鲁班”工程、“国优”建筑。
兴塬路道路项目是城区东西向城市主干路之一,设计全长6652米。虽然工期吃紧、技术难题多,项目部依然在开工之初就进行系统策划,确定质量控制点,把这项市政工程的质量管控从一开始就纳入有序而严密的轨道。
一串串数字、一座座建筑、一个个奖项,六建用实际行动诠释质量先行。也正是有了过硬的质量保障,集团市场遍布国内20多个省市自治区及海外喀麦隆等国家。2017年合同签约额146.11亿元,同比增长11.46%,营业收入75.26亿元,同比增长8.90%。集团各项经营指标连续13年增长,连续6年排在陕西建工集团第一方阵前列。
优选人才是核心
咸阳高新区电子科技企业孵化园一期项目中,平均年龄28岁的六建人,思维活跃,善于探索创新,在施工中放弃常规使用的灰土挤密桩,改为SDDC水泥土挤密桩,放弃烧结多孔砖,选用轻质蒸压砂加气混凝土砌块。两项革新不仅将施工工期缩短到预计的三分之一,在绿色施工、节能环保方面更是大有贡献。
西安宝能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建设中,项目部同样是平均年龄只有27岁的六建人。他们发挥青年员工集中的优势,成立6个青年突击队,以队长名字命名,创出了每天四千根、一个月打桩近七万根的“六建速度”。“李春锋突击队”就是其中一支。(下转A2版)
新闻推荐
你用四个轮子替换下四季你前进的方向也是你回来的收据你把所有乘客的起点和终点压缩成前门与后门的距离唧唧喳喳雀跃而上...
咸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咸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