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惠民
1965年初冬,在咸阳老城的西门口,建成了三栋居民住宅楼,这是咸阳第一批的居民住宅建设,比当时电影院十字三层商业服务楼还高一层。楼内一梯三户,有上下水,独立的厨房、卫生间,卧室一般两间,室内密封好,冬暖夏凉,在市民中引起了一片赞叹。那时室内装修很简单,一般家庭有电灯、平整的水泥地面和石灰粉白的墙壁就很不错了。
这栋居民住宅楼,一栋紧靠乐育南路,楼门洞朝西,全楼为南北方向,称为二号楼。其余两栋正南正北,靠胜利街的一栋叫一号楼,一号楼北50米开外是三号楼。三幢楼中间形成了一个不小的广场,是人们休闲的场所。广场的地面是碾砸得比较瓷实的土地,下小雨在上面骑自行车也没问题。楼群距电影院十字闹市区约百米,距渭滨公园东门200来米,距陕中附院不足50米,靠西200米有一所小学。住在这里,就医、逛街、游公园、孩子上学等,都十分方便。楼房由房管部门管理收租,水电费住户轮流缴,没有物业管理费。房租每户16元以上,当时一个工厂学徒工的月工资才18元。尽管如此,由于地理位置优越,居住条件较好,开租后,很快就满员了。
那时我家住在城内一院厦房,条件比较差。房屋破旧,旧报纸糊墙,白蔴纸糊顶篷。家里没有自来水,用水要靠我和妻每天担。父母年过七旬,每逢雨天特别是连阴雨,房屋漏雨,老人入厕、进厨、行走等都十分困难。为了父母的晚年幸福和一家人的生活方便,尽管那时我和妻工资低微,还是咬牙在新建的咸阳市居民楼租了一个单元房。房间地平墙白,采光好,白天读报写字不用开灯。家里有自来水,独立的厨房和卫生间。房间还带有凉台,可以晾晒衣服。一家人尤其是我母亲,感到很满意。入住后唯感不足的是电灯拉线开关全部安装在每间房的门口,入睡时要先拉灯摸黑上床,但比起原来把灯的开关放在灯头上,算是进步了,完全可以抵消上面说的那个“唯感不足”。
改革开放后,社会发展进步很快,单位陆续建起了职工家属楼,这三栋居民楼的住户也先后搬出,我们一家随后也搬离。但因为这里是繁华地段,新住户争相入住。再后来这里的楼房全部推倒,在原地重建,一层全部改为商业用房,建成了现在的乐育南路到嘉惠商场的商业街,更繁华热闹。(B)(13)
新闻推荐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高血压专病医联体 咸阳分中心启动会在市一院召开
10月11日,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高血压专病医联体咸阳分中心启动会暨高血压规范化治疗培训班在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举行。国家心...
咸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咸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