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薛璐
上班路上,看到路边有共享单车乱停乱放,曹宇芬就上前去将其挪放到位;下班路上,遇到工地建设,风将掩盖砂石的篷布吹开,曹宇芬就主动去将其遮盖;平日里,无论是医院组织捐款,还是水滴筹等社会公益性捐款,只要曹宇芬看见,她就掏出腰包五十、一百的捐……
曹宇芬的老公开玩笑地说:“人家有个闲人马大姐,我看你就是个闲事大队长。”
“那咱这人就是爱管闲事么。”曹宇芬幽默地回应着老公的玩笑。
曹宇芬如今是咸阳市中心医院社区管理科主任,在此之前,她一直是一名急救医生。
原本她所做的事一直都是默默无闻的,直到今年8月1日,因一条“女子跪地为一昏迷外卖‘小哥’实施心肺复苏”的视频在微信朋友圈、微博迅速传播,一时间,让曹宇芬走进众人的视野,也因此,她救人的事迹还得到了CCTV-13等多家媒体的广泛报道。
事情是这样的。8月1日晚8时30分左右,曹宇芬在纺机生活区门口发现一名40岁左右、身穿黄色外卖服的男子,低头跪趴在人行道的隔离墩上,双手下垂,摩托车倒在一边,两袋外卖也散落一地。
出于职业的本能,曹宇芬立即上前查看情况,连连呼叫但该男子仍没有任何反应,她立即扔下手中的包,将男子就地平放在人行道上,此时该男子口鼻内有大量呕吐物和分泌物,嘴唇青紫,颈动脉无波动,胸部无起伏,情况十分危急。
凭借原来在急救中心工作经验,曹宇芬一边呼喊周围群众拨打急救电话,一边快速用手为患者清理口鼻分泌物,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紧接着双腿跪地为患者实施心肺复苏。
很快,救护车就赶到了现场,已经连续胸外按压了10多分钟的曹宇芬继续协助急救人员进行现场抢救,建立静脉通路,使用口咽通气管继续吹气,电击除颤后持续心肺复苏,又过了10分钟左右,患者才恢复了心跳。曹宇芬又赶忙协助急救人员将男子转移至救护车上,送至医院接受进一步救治。
在抢救路人的过程中,曹宇芬的双膝被磨破,长时间的胸外按压也让她的胳膊酸困不已,但当在场群众夸赞她“好样的”时,她也仅仅是说了句“应该的”,就接过好心人主动替她保管的包和手机后悄然离去。
事实上,这只是曹宇芬从医20余年间,所做好人好事之一。
20年来,曹宇芬先后在咸阳市中心医院多个临床科室、120急救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部门工作,多年来的专业素养和救死扶伤的职业精神,让她潜移默化地养成了危急关头伸援手,困难面前帮一把的思想意识。
2008年,曹宇芬在某天晚上9点左右,途经财政局家属院门口时,遇见一名3岁的小姑娘说是找不见回家的路,曹宇芬就热心地询问并想办法联系其家人,最终知晓孩子的家在公交公司,曹宇芬便亲自将小姑娘送上16路公交车,并交代司机,将其带回公交公司家属院才离开。
2011年,曹宇芬被调派至中华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时,她连续五年坚持带着人和设备,前往地矿院家属院为长期卧在床的老人袁春(化名)进行免费体检,包括心电图、B超、抽血等等。
2016年,与曹宇芬同行旅游的一名游客不慎从高处坠落,伤口大量出血、情况危急,她也是毫不犹豫处置止血,为游客赢得了等待快艇前来救援的时间。
现如今,曹宇芬和她的团队定期深入社区、乡镇开展义诊查体和健康科普公益活动,牵头组建的家庭医生团队已经为3000余户群众提供了上门入户签约服务。
对曹宇芬而言,运用所学知识去帮助他人,源于她的职业本能,也让她收获了满满的职业获得感,未来,她将继续坚守救死扶伤这个信念,尽最大努力去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G)(2)
新闻推荐
昨日,一名参观者在德国展馆内拍摄双护盾盾构机模型。新华社发众人参观丰田电动概念汽车新华社发一名那智不二...
咸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咸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