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新闻 兴平新闻 三原新闻 泾阳新闻 武功新闻 乾县新闻 礼泉新闻 永寿新闻 彬县新闻 长武新闻 旬邑新闻 淳化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咸阳市 > 咸阳新闻 > 正文

怒发冲冠 完璧归赵 稀世珍宝和氏璧在咸阳的传奇之旅

来源:咸阳日报 2019-03-20 09:24   https://www.yybnet.net/

□舒菊

和氏璧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美玉,在它流传的数百年间,被奉为“无价之宝”“天下所共传之宝”,又称和氏之璧。和氏璧面世历尽艰难,后来又经过一趟惊险的咸阳之旅,围绕着这段历史诞生了两个汉语成语——怒发冲冠和完璧归赵。

相传春秋时期,楚国人卞和看见有凤凰栖落在山中的青石板上,依“凤凰不落无宝之地”之说,他认定山上有宝,经仔细寻找,终于在山中发现一块璞玉。楚厉王命玉工查看,玉工说这只不过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厉王大怒,以欺君之罪砍下卞和的左脚,逐出国都。厉王死后,武王继位,卞和再次捧着璞玉去见武王,武王命玉工查看,玉工说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武王下令砍去了卞和的右脚。楚文王继位后,卞和怀揣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以致眼中滴血。文王派人问他:“天下被削足的人很多,为什么你如此悲伤?”卞和感叹道:“我并不是因为被削足而伤心,而是因为宝玉被看作石头,忠贞之士被当作欺君之臣,我为是非颠倒而痛心啊!”于是,楚文王命人剖开这块璞玉,果真是稀世珍宝,于是这块美玉被加工成扁圆形、正中有孔的璧,称“和氏之璧”,楚国视之为国宝,从不轻易示人。后来,楚王向赵国求婚,便把和氏璧送给了赵国。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赵王得到了楚国和氏璧的消息,被秦昭王嬴稷知道了,嬴稷于是写信给赵王,表示愿用十五座城来换这块和氏璧。

赵王与大臣们商议后认为,如果把璧交给秦国,恐怕只是白白地被骗;可如果不给,又怕秦国借机派兵来侵。于是,赵国准备派人去出使秦国,察探秦国意图。有人向赵王推荐让蔺相如去完成这个任务。蔺相如也对赵王表示,他愿意捧着璧出使秦国,并保证如果秦国将城池交给赵国,他就将璧留在秦国;如果秦国不给,他就一定将玉完好无损地带回赵国。

蔺相如奉命带着和氏璧来到秦国的首都咸阳,在秦咸阳的章台宫向秦王献出和氏璧,嬴稷满心欢喜,让后宫姬妾和左右大臣传观这块璧玉,左右都欢呼万岁。蔺相如见嬴稷没有拿城池交换的诚意,便走上前说:“璧上有个小斑点,请让我指给大王看。”

蔺相如把和氏璧拿到手后,马上退后几步,靠近柱子站住。(“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他极度愤怒,激昂地说:“赵王和大臣们商量后,都认为秦国贪得无厌,想用空话骗取和氏璧,因而本不打算把璧送给秦国;听了我的意见,斋戒了五天,才派我送来。今天我到这里,大王没有在朝廷上接见我,拿到璧后竟又递给姬妾们传观,当面戏弄我,所以我把璧取了回来。大王如要威逼,我情愿把自己的头与璧一起在柱子上撞个粉碎!”

蔺相如义正词严和不惜以死相拼的勇气逼得秦王嬴稷只得道歉,并答应斋戒五天后受璧。但蔺相如预料秦王不会用十五座城池交换和氏璧,于是私下让人把璧送归赵国。秦王本没有诚意,得知和氏璧已经离开了咸阳回到了赵国,只好按照礼仪送蔺相如出境。

蔺相如大智大勇,不辱使命,将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送回赵国都城,在历史上传为美谈,后来人们用“完璧归赵”这个成语,比喻把原物完整无缺地归还本人。(B)(13)

新闻推荐

诗词“女神”陈更组曲

马骏英〔正宫·小梁州〕腹有诗书气自华,才貌双佳。飞花令里绽奇葩,成诗霸,台下眼巴巴。(么)一双长辫胸前挂,好从容,镇定回答。理...

咸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咸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猛人樊哙 王 剑2019-03-19 09:08
猜你喜欢:
评论:(怒发冲冠 完璧归赵 稀世珍宝和氏璧在咸阳的传奇之旅)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