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张利军)“国家政策真是贴心,不花钱,不出门,就能学到一技之长,轻轻松松实现了就业,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家住三原县新兴镇岩尧村的席长营谈起县人社局举办的就业培训班,赞不绝口。在这短短的15天培训里,席长营对就业培训的感受尤为深切,他说:“严格、规范的培训管理,仿佛又让他回到了高中的学习时代,这么好的惠民政策、这么好的就业培训机会不来参加简直太可惜了!”如今,席长营已和新兴镇岩尧村果品专业合作社签订了劳动用工合同,实现了自己的就业梦想,对未来的生活更是信心满怀。这感人的一幕只是三原就业培训显著成果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三原县人社局以就业培训为抓手,以劳务中心、农广校、职教中心三家定点培训机构为依托,积极落实省、市各项就业培训扶持政策,创新工作思路,多措并举,全面扎实推进就业培训工作再上新台阶。一是对定点培训机构严格把关,按照咸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对2012年度定点培训机构招投标公告的要求,三原县人社局对申请的各定点培训机构的办学资质、教学设施、场地、师资力量以及就业渠道等条件进行严格把关,上报市局统一审核并在市局网站予以公布,接受社会各界的广泛监督,使招投标工作在阳光下运行,确保定点培训机构“货真价实”。二是对就业培训专业严格筛选。在培训专业设置上,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困难就业群体需求为重点,在市局批准的23个培训项目中精心挑选了园艺技术、手工制作、手工编织、家政服务4个具有市场优势的培训项目,全力以赴开展就业培训工作,确保培训一人,成功就业一人。三是按照就业培训程序的要求,加大就业培训管理力度。加强培训课时检查,严防培训老师、培训学员迟到早退,冒名顶替,切实做到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培训人员三落实。通过走访培训学员、不定时抽查课时、实行定点培训机构末位淘汰制等方式对就业培训情况进行全面跟踪问效,确保培训质量不打折扣,就业资金不打水漂。四是为了提升培后服务质量,积极探索建立培训跟踪服务长效机制。一方面加强与培后就业人员的沟通,了解他们在专业技能方面存在的问题,对技术欠缺的困难就业人员,免费进行技术指导,增强其就业竞争力。另一方面对有创业愿望的就业困难个体,积极落实小额担保贷款政策,扶持其自主创业,进而带动更多的困难群体实现就业。与此同时,做好就业群体的劳动法律法规宣传工作,帮助、指导就业群体和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用法律武器保护就业群体在就业的阳光大道上昂首阔步。
今年以来,三原县累计投入就业培训资金141万元,完成就业培训1150人,950余人通过就业培训实现了就业梦想;免费为1200人进行就业技能提升培训,实现就业群体技能大提升;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24193人,有效地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进一步加快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步伐。(B)⑥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冯旋实习生杨柳)8月15日上午,三原县公安局举行了“进百家,入千户,访万民”平安创建活动暨警民联系卡、平安三原建设宣传册发放仪式。现场共发放《平安三原建设宣传册》9万册、平安建设警民...
三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三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