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桦
天下和而民心安。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切实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才能真正为民谋福、为民所想、为民拥护——
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十七大报告要求:“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
咸阳市委、市政府在2012年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大局稳定。
这些年,咸阳在重视社会管理创新,努力构建平安咸阳上取得了喜人成绩:先后涌现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三原县交通事故调解委员会、淳化县民心警务、彬县流动人口管理等一批先进的社会管理经验和做法被全省推广学习。
据统计,2012年咸阳社会治安满意度83.1%,与2011年相比上升了5.16%,在咸阳社会管理创新的时代底色中,精细化管理、人性化服务成为引人注目的一道亮色。
社会治安管理:推行“853”工程
“全副武装,一身装备,他们走在街上飒爽英姿,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每当看到巡逻民警在街头维护治安,外地游客总是投去赞赏的目光,而咸阳市民早已习以为常。
2012年,咸阳市举行近百场次大型活动:全国省市两会、中央省市领导来咸考察、咸阳湖赏花节、全国赛艇锦标赛、“五一”、国庆节等重要节点——每一项治安保卫工作顺利完成,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公众安全感和社会治安满意率普遍提高,这背后浸透着全市上万名公安战线民警的辛勤付出,这背后凝结着他们日夜奋战的汗水和心血;这背后有8张防控网为百姓牢牢撑起了“安全伞”。
从2011年开始,咸阳市在省公安部门的安排指导下,依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台,全面构建打、防、管、控、建于一体的防控体系建设,结合实际推行“853”工程即:8张防控网,5项保障机制,3年建设完善,在实践中破解社会治安难题。
“这是政法委在管理职能上的一次新的突破和探索,新机制在两年的实践作用中日益凸显,增强了社会治安局势的驾驭能力,发生纠纷和群体性事件,民警能第一时间掌握信息,化解矛盾,平息事态,有效维护了社会治安大局和谐稳定。”市治安支队政秘室主任薛某说。
据数字统计:“853”工程投入经费1.6亿元,建立一、二、三级巡逻队3600多个,坚持街面24小时全天候巡逻,建成视频监控探头4.4万个,遍布城镇社会面、城镇社区、单位内部、农村,公交车辆等地,视频监控覆盖率96.19%,使街面“双抢”案件得到有效遏制。2011年以来,共破获街面案件数30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055人,同比下降11.24%。
人口服务管理:搭建警民互助平台
“我是本辖区的社区民警,您需要帮助请拨打电话!”在咸阳街头巷尾,一块块蓝色的标牌格外醒目,上面附有综治信访维稳中心的地址和联系电话,以便群众和外地游客方便找到民警。同时,市综治委还普遍建立了镇(街道)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和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化解矛盾纠纷,介绍惠民政策、解答法律咨询、及时发布工作信息等措施,努力实现为民服务“零距离”。(下转A4版)
新闻推荐
咸阳市粮食总产实现“九连丰” 去年种植面积607.6万亩 预计总产200.2万吨
本报讯(记者李桦)1月14日,记者从市农业局获悉,去年全市各级农业部门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统筹城乡发展”为目标,努力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由于播种质量高,田间管理科学到...
三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三原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