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新闻 兴平新闻 三原新闻 泾阳新闻 武功新闻 乾县新闻 礼泉新闻 永寿新闻 彬县新闻 长武新闻 旬邑新闻 淳化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咸阳市 > 三原新闻 > 正文

施工毁断灌溉渠 千亩农田渴半年 村民呼吁:我们不能劳而无获!

来源:咸阳日报 2013-04-16 23:38   https://www.yybnet.net/

农田地表裂开口,小麦等水灌溉。

本报讯(记者 吕聪 实习记者 王婕)人要喝水,农田也一样,庄稼要有好收成,与应时浇灌密不可分。而半年来,三原县高渠发展服务中心、城关镇及泾阳等5个行政村的农田没法灌溉,致使田间地头的小麦黄的黄、枯的枯,尽显垂死病态。面对可能出现的绝收、少收窘境,村民呼吁有关部门:“快设法给农田补水,我们不能劳而无获!”

泾惠渠斗渠被断 良田变成“戈壁滩”

4月15日,记者跟随泾惠渠管理局三原管理站北干分渠4斗斗长时和力,来到三原县高渠发展服务中心丁留村、和平村及城关镇等几村。时和力已经不是第一次来到辖区农田,当看到病殃殃的小麦和地表干裂的农田,他满是无奈和焦虑。记者在丁留村看到,高矮、胖瘦不一的小麦与正常灌溉的农田相比,甚是悬殊。因长时间没有正常浇灌,土地裂开大口,犹如蛛网遍地。捏捏袖珍的麦穗,枝头干瘪,干得扎手。“能借来水浇地的还勉强维持,这借不来水的庄稼就成了这样。”时和力解释。随后,记者在和平村、城关镇的南关村等地,也看到相同的现象。

据时和力讲,自2012年10月,灌溉渠被施工挖断,半年来,靠4斗灌溉的农田再也没能正常浇灌。此斗涉及5个行政村,除三原高渠的丁留、和平及城关镇的南关、南大街村外,另有部分泾阳兴华村农田,共1700余亩。有村民从别村借水浇地,有村民借不来水,只能看着渐渐干枯的小麦干着急没办法。

时和力带记者到城关镇南关村附近的某施工现场,三(原)永(乐)公路和铁路下方一处在建公路将斗渠一分为二,中断的灌溉渠只能隔空相望。

都是施工惹的祸 数千亩良田灌溉难

采访中,高渠发展服务中心丁留村一位村民恰巧路过。听说记者采访,这位村民直言:“修路是好事,可不能以牺牲农民的庄稼为代价。”

“如果渠再修不好,村民们就打算秋天不种玉米,劳民伤财,划不来。”和平村2组村民王民汉无奈地告诉记者,本村五六组地用4斗渠水灌溉,农田少说也要300余亩,至今半年没有正常灌溉,恐怕要面临绝收、少收的局面。不仅如此,本村其余农田用以灌溉的5斗渠、6斗渠也因其他工程被毁中断,全村两千余亩农田无法灌溉。虽然乡亲们可以向其他村村民借水浇地,但既要等人家先行灌溉,又要托关系借水,而且费用还增多,他们的苦衷一言难尽。

村民呼吁:抓紧修复或搭建临时渠道

时和力告诉记者,斗渠被挖断后,他已向主管的上级部门汇报,但至今没有音信,施工依然继续,缺水的农田仍在焦急等水。

结束采访时,村民希望通过本报,请求相关部门抓紧时间,哪怕搭建临时渠道,保证下游数千亩农田赶上灌溉时机的“末班车”,保障不要“颗粒无收”。(B)(14)

新闻推荐

家有“厨神”老妈

三原县新兴中学《教育周刊》小记者秦蕊心我的妈妈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能文能武,能说会道的“武林第一美人”!“看法宝!”这一定是妈妈在她的“大本营”厨房里作战呢!走,一起去瞧瞧,妈妈又在“降服”哪位...

三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三原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土豆“成熟”记2013-04-17 08:38
猜你喜欢:
难忘的一碗馄饨2013-04-24 08:36
评论:(施工毁断灌溉渠 千亩农田渴半年 村民呼吁:我们不能劳而无获!)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