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的季节,三原县各中小学校园内景色怡人,文化氛围浓郁,一股创新的馨香迎面扑来。响应全市“美丽校园创建年”的号召,三原县教育局在全系统内掀起“美丽创建”高潮,各级学校精心策划,细致推进,在立足特色的基础上释放出了校园的魅力与活力。
亮丽校园天天改变
“我们的校园最漂亮,上学走进了大花园……”在陵前中学,一位扎着长辫子的小姑娘在作文本上写下了这样的话语。抬眼望去,陵前中学2000多平方米的“求真广场”绿草茵茵,雪松、棕榈、法国梧桐、红叶李等600余株名贵树木星罗棋布,校园分外静谧清新。七座大花园内百花绽放,蜂蝶成群。走进20000多平方米的操场,7个篮球场地、2个足球场地和7个乒乓球案台有序排列,300多米的环形跑道宽阔平整。而同处旱塬地带的张家坳中学美丽创建活动也开展得如火如荼,“今春种植樱桃、海棠、桃李190余棵,校园现有各类花木30多个品种,1000多棵树木。”张家坳中学校长梁辉不无自豪地说,“我们新修建了两个700平方米的花园,规划了两亩地的师生体验田。校园处处是花草,种植实践也有了场所。”细心看去,花园内三叶草、石楠、紫荆、丁香、玉兰等郁郁葱葱,香气袭人,体验田也栽种了葵花、辣椒、茄子、西红柿等。走进学校教学区,墙体、门窗、围栏粉刷一新,地面全部铺上了青砖。教室内窗明几净,每个窗台上都摆放着一盆鲜花。“我们是农村学校,硬件上和城镇学校还有差距,但有政府和上级部门的支持和关怀,我们校园每天都在改变。”据不完全统计,全县中小学共投入200余万元用于美丽校园建设,栽种树木17000余棵,修建了校园广场、教学生活设施,添置了体育器材。县教育局以奖代补,对21所中小学进行了奖励和帮扶,投入50余万元。从学生不足80人的山区小学,到在校师生超过6000人的城市中学,三原县的每所校园每天都在向美丽进发。
“美丽校园,文化领航”
从创建活动开始,各中小学校长就深刻认识到“美丽校园”的核心在文化,魅力在文化。打造校园文化品牌,才能实现学校的长远发展和内涵发展。
“诗书绘境,经典诵读”,是东关小学近年创出的文化成果,校园内墙壁上挂出的长达数十米的五彩画卷,弥漫着书香气息。“晨诵晚读,描诗绘境,我们就是想通过这种书画诵读的形式,将传统美德潜移默化到孩子们的心里。”而同样采取经典诵读形式的高渠中学,则将传统与现代结合起来,学生们即吟诵古典诗词、三字经、二十四孝,又广泛开展研读、讨论和改编活动,让礼仪、感恩、荣辱、爱国等精神脱胎换骨,焕发出青春。走进中山街小学,宽阔的广场让人顿感心旷神怡。在校园内的每个角落,甚至垃圾箱上,都贴着温馨的提示话语。学校创新德育形式,开展“诚信在我身边”实践体验活动,“爱心红雨伞”、“资助文具店”、“共享小书屋”等新颖的体验形式让孩子们在自觉、自助、分享中学会了诚实守信。全县中小学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节、艺术节、科技节及体育节等活动;利用重大节日进行“保护环境,节能减排”问卷调查,开展“小手拉大手,拒绝香烟”签名活动;校园舞、健身体操、趣味运动在校园中流行;各类演讲、征文、名师讲座等活动掀起高潮……
“美丽校园”在文化的沐浴中春意正浓!(E)③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鹿韬)芦山地震之后,咸阳市许多爱心市民纷纷打电话到市中心血站要求无偿献血,但遗憾的是血站采血车开到部分县区时却屡屡遭遇停车难问题,致使许多群众献血意愿难以实现。乾县、武功、三原、...
三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三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