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东坡居士的这句名词,用在远在他乡的舅父身上一点没错。多半生以来,为了更好地生活下去,舅父饱受困苦与坎坷,用坚强和毅力撑起那个曾经破败不堪的家庭,最终走出了生活的低谷。
早年下过煤窑、当过大队会计、村党支部书记的舅父,心中永远有着一种信念——叫坚强。在他的人生字典里,恐怕没有退缩的字样。在那五、六十年代困难时期,当自己的两个妹妹因谨年流落陕西后,在得知到详细地址后,为人乐观的舅父从陇西坐火车赶到咸阳,沿路打听两个妹子的详细居住地,用一个月的时间,步行从三原县的嵯峨乡一直打听到淳化县的胡家庙,硬是和失散几年的亲人团聚。
如今,已七十五岁高龄的舅父,依然是那么精神矍铄,说话声音依旧那么洪亮。渭源人热情豪放,饮酒猜拳远近闻名。性格乐观的舅父酒量仍旧不减当年。每天闲暇之余,以电视机为伴,了解政策和时事。村上每年组织春节社火表演,他也不甘落后编写内容,为他们的下集村新春社火表演争得了荣誉。
那天,接到我们带着陕西土特产来看望他的电话后,他硬是提前一个小时,站在渭源县第一中学门口前,等候我们的到来。看到我的作品集后,多饮了几杯酒的舅父,拍着我的肩膀动情地赞誉着,我真的有点受宠若惊。在舅父家中逗留了几天后就要返程了,舅父亲自赶到车站为我们送行。中午十二点,开往陇西方向的班车启动了,我看见了站在站台上的舅父那双炯炯有神的目光,从那留恋的目光中,我开始读懂了依依不舍那个词语。(B)⑾
新闻推荐
一把刻刀,雕琢世间万物 一支画笔,写意千般风光 ——记民间木雕艺人梁彦伦
梁彦伦作品《八仙过海》人物木雕张莉党莉花本报记者马沅聪10岁,他便随父学画画、木雕、木工,与木头结下了不解之缘。然而,14岁时的一场疾病让他落下了终身残疾。执著,让这位艺人有了精湛的手艺,并打开...
三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三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