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索卫锋)在三原县徐木塬朱家湾村,流传着唐王李渊白马刨泉的神奇传说。如今,该村每天傍晚都有5支农民业余健身队排练广场舞,这只是朱家湾众多变化的一个缩影。群众感慨地说:“这变化,得感谢我们的侯书记!”侯书记即该村党支部书记侯百锁,2007年8月任村党支部书记,带领全村干部群众,以“升级晋档、科学发展”为抓手,按照“招商引资、工业带动、产业富民”发展思路,不断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让该村发生了巨大变化。
变化一:路平了,水通了,生产生活便捷了。近年来,该村先后投资400余万元,新修村组水泥路10公里,群众出行更方便了;新建自来水厂2处,铺设自来水管网5公里,解决了全村人饮安全问题;新修“U”形渠3公里,告别了“水中旱”问题;完成全村10公里电网改造,电力供给更足了;修整生产路4公里,改善了生产条件;新建村级活动室2座,村级活动广场2个,总面积1800㎡,群众休闲有了去处。
变化二:店多了,商活了,经济发展起步了。该村地处三原、富平、阎良“两县一区”交界地带,区位优势明显,多年来,该村坚持以塬坡黄土资源为依托,狠抓招商引资,变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为发展优势,先后招引建材企业6个、石渣厂2个、墨玉厂1个、面粉厂1个,尤其是总投资3亿元的秦沣商砼有限责任公司带动了全村商贸、运输、餐饮等行业壮大。目前,全村入驻企业11家、商业门店19户、六轮汽车100余台,奠定了扎实的发展基础。
变化三:增收了,心齐了,群众致富开心了。侯书记善于引导群众、因户制宜,帮助群众致富增收,先后帮助发展蔬菜50余亩,新栽核桃330亩,发展养羊大户1个、养鸭专业合作社1个、养猪专业户19个、肉羊屠宰专业组1个、经商大户5个。目前,全村生猪存栏600余头,务工人员700余名,年创收1200万元以上。2012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7848元。
变化四:重教育,尊师生,村校互动感人心。他重视教育事业,带领村干部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先后为该村小学硬化门前路面670m,硬化操场800㎡,更换下水管40根200余米,安装安全监控器1套,配备篮球杆1副,乒乓球桌2套,改善了教育教学条件。坚持每年“六一”、“教师节”、学期结束看望慰问学生教师,听讲课、听座谈、解难题,奖励先进教师和优秀学生,资助困难学生,为教育呐喊助威。近年来,朱家湾小学多个单科教学质量名列前茅,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变化五:倡文明,保平安,精神文明风浓了。以争创县级文明村为契机,率先成立村老年协会,组建锣鼓队、自乐班、秧歌队和5支农民业余舞蹈队,该村先后2次获县文化活动“优秀奖”,多次被市县评为“敬老模范村”。任村干部以来,带领村“两委”干部坚持轮流坐班制,安装“平安灯”10盏,亲手调解民事纠纷200余起,建立“平安创建”长效机制。2012年3月,他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平安创建”先进个人,该村被评为县级“平安村”。
变化六:强组织,聚人心,基层保障更硬了。作为村支书,他时刻牢记职责,以“升级晋档”为己任,定期开展“三会一课”,每周组织党员干部开展远教学习,纳新党员9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6名,支部党员人数49名,为全村党员队伍增添了新的活力。如今,还有一批大中专毕业回乡青年、创业先锋、优秀妇女代表积极入党,朱家湾村发展党员不再难。村支部先后被县委授予“先进党支部”、“升级晋档,科学发展”先进党支部。他本人也先后被评为全县“优秀共产党员”、连任县人大代表,本村1名党员也被选为县党代会代表。
朱家湾的变化还很多,面对群众的赞许,侯百锁淡淡一笑;询问今后的发展,他信心满满地说:“今后,朱家湾人的生活会更美好!”(B)(12)
新闻推荐
本报讯(赵琳敏)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三原县工业发展局系统下属企业因设备老化、产品技术含量低、销路不畅和经营不善等原因导致停产或停止经营,为了确保企业资产不受损失,县工业发展局专门安排50名留守人...
三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三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