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原县人民法院按照“抓班子、带队伍、促审判、树公信、提升满意度”的工作思路,忠实履行审判职责,充分延伸职能作用,践行司法为民宗旨,将保障和服务民生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化解社会矛盾,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法治的人文关怀和司法的公平正义。
巡回审判便民利民
去年6月10日上午,三原县马额镇街道被附近四里八村的群众围得水泄不通,大家正在旁听一起公路团伙暴力抢劫案件的庭审。在“三夏”大忙时节,该院将这起抢劫货车财物的案件放到案发地公开审理,并当庭判决周全等6被告人11年至3年不等的有期徒刑,有力震慑犯罪,增加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这样的场景只是该院审判工作“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军营”活动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院精心挑选带有普遍教育意义的案件,深入农村、社区、厂矿、学校等公共场合,采用现场开庭审理的方式,以案释法宣传法制,拉近了人民群众同法院的距离达到法律宣传的最佳效果。由于措施得力工作开展有序,被陕西省高院授予审判工作“五进”和征询旁听公民对裁判意见建议先进集体,陕西省委政法委组织10余家新闻媒体组成“公正执法三秦行”采访团,专门来三原采访该院活动开展情况。今年该院共采取“五进”方式巡回办案931件,进校园开展法制讲座20次,上街法律宣传6次,召开公开宣判大会8次。
注重调解促进和谐
该院始终把调处社会矛盾纠纷作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一项重要工程来抓,构建多元化调解机制,建立调解大网络,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原则,突出“案结事了”,彻底化解社会矛盾,实现案结、事了、人和。经过全体干警共同努力,该院案件调解率2008年以来连续六年保持在80%以上,位列全省法院前列。
今年2月16日,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武功县八旬老人李武耀的儿女将一封感谢信送到该院,感谢法官在除夕及时调解其父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一案,并给付了全部案件赔偿款。1月22日李武耀老人在三原县被乔某驾驶的货车撞伤,住院治疗十余天,花费2万元,被告乔某仅支付了3500元医药费,后经原告多次催要无果,无奈于2月8日诉至法院。办案法官了解案情后认为,该案原告为外地群众家庭困难,并已临近春节,若按正常诉讼程序审理判决,耗时较长且当事人要来回奔波,不能及时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当事人的诉累,法官当即通知原被告双方到法院接受调解。从法律、道德、人情等角度对被告进行耐心说服教育,作了大量的调解工作。最终促使双方达成调解协议,由被告方一次性支付原告3.7万元赔偿款,并当场履行,使这起案件立案当天就得到圆满解决。
能动司法服务群众
为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畅通民意沟通渠道,三原法院在全县建立了“一村(社区、企业)一法官”工作机制,为辖区205个村、10个社区、20家重点企业设立“法官工作室”,主动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开展法律咨询服务,努力把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同时坚持司法便民,通过扎实开展“诉前调解”、“案件速裁”和“巡回立案”工作,在工作中变被动为主动,做好立案前矛盾纠纷的化解工作。及时有效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是体现司法为民,践行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举措。
人民法院在司法为民、保障民生的道路上没有终点,三原县人民法院将通过强化审判质效考核,进一步提高案件质量和办案效率,践行为民誓言。(D)(1)
新闻推荐
本报讯(吴文雄罗七一)近年来,三原县加强人员和资金保障,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为提高全县组织工作质量和效率打下良好基础。该县26个党(工)委都配备专用电脑,形成以县委组织部为数据中心,各党(工)委分级管理的...
三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三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