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宋超 实习生 金梦)告慰先烈,教育后人,整合零散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珍贵红色资源。3月24日,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咸阳市(包括各县市区)已对1190座零散烈士纪念设施进行集中安葬及修缮,使烈士纪念设施整体面貌有了明显改善。
市民政局优抚科高科长介绍,从去年开始,民政部门工作人员经走访调查,对全市零散烈士纪念设施进行全面调查摸底,最终确定了第一批1190座零散烈士纪念设施纳入零散烈士抢救保护项目,对零散烈士纪念设施进行集中安葬和修缮,新扩建了旬邑革命烈士陵园、旬邑二八起义烈士纪念馆、淳化烈士陵园、旬邑那家烈士墓、三原烈士陵园、三原西郊陵园、长武烈士纪念碑、彬县九龙烈士陵园、永寿烈士陵园、乾县罗家岭烈士陵园、咸阳市烈士陵园、秦都龙泉坊烈士陵园等12座烈士纪念设施。目前,咸阳市三原县、旬邑县、乾县、长武县、永寿县、彬县零散烈士纪念设施集中安葬及修缮工作基本到位,兴平市、武功县、礼泉县、泾阳县正在实施中。
据了解,咸阳市部分零散烈士纪念设施规模较小,年久失修,杂草丛生、残碑断碣,甚至接近消失,民政部门制定了抢救保护零散烈士纪念设施标准,修缮墓地、绿化、墓区地面硬化和进场道路整修,不仅褒扬先烈、告慰英灵、激励后人,还有助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B)(13)
新闻推荐
关中汉子的面花人生 ——记“中国第一届民间花馍艺术节”银奖获得者姜攀
图为姜攀正在制作花馍通讯员徐英本报记者薛璐面花,也叫“花馍”、“花馒头”,盛行于陕西关中和陕北,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一种风俗礼馍,也是艺术性很高的民间艺术品。其制作技巧多由农村妇女所掌握,而在...
三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三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