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面对犯罪嫌疑人,她在法庭上义正词严维护法律尊严;面对戒毒人员,她用真情重燃她们生活的勇气信心;面对失去亲人的幼女,她毅然担负起“警察妈妈”的角色,用真情温暖孩子孤寂的心……
她们是基层女法官、女检察官、派出所女民警、女交警……她们巾帼不让须眉,她们刚能斩金削玉,柔能拂钟无声,洒脱里蕴藏着刚毅,坚强中渗透着柔美。她们用心维护着社会安宁,用爱促进着社会和谐。
当2014年的“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本报特别刊登了一组基层女政法人的报道,让我们一同走进她们平凡而动人的故事中。(D)(2)
“活字典”用心办好每起案件
工作中,马莹对待每一位当事人都热情负责。 本报记者 李丽莎 摄
本报记者 吴红
她是个身材娇小的80后女子,她没有豪言壮语,却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司法为民”的诺言。工作以来,她先后荣获“调解能手”、“办案能手”等多项荣誉。她,就是马莹,咸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二庭代理审判员。
当记者问起马莹工作以来最开心的事情是什么,她的回答是:“用心办好每一起案件”。从进入法院的那天起,她便为自己所从事的这份工作由衷地感到自豪。为了适应新时期审判工作的新要求,她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不断学习,先后撰写了《专业化审理在商事审判中的运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特点及难点分析》等多个调研报告,对此类案件的审理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提出了参考性意见,一度被同事们称为“活字典”。
审判工作后,马莹每年审结民商事案件上百余件,面对不同案件不畏难、不退缩。谈到办理过的棘手案件,马莹说,有一起案件先后开了七次庭,虽然过程周折,但问题最终还是得到了解决。
原来,在马莹办理的一起农民工讨薪案件中,原告A公司诉被告B公司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一案中,涉及数百名农民工工资问题。面对这起疑难案情,马莹整理材料、阅卷,工作起来丝毫不马虎,最终经过七次开庭,促使双方握手言和,也让数百名农民工拿到了血汗钱。
工作面前不推不让,困难面前不屈不挠,在多年平凡的工作、生活中体现出了不平凡,这就是马莹。这位80后法官,用自己的工作方式展示着一位当代女法官的风采。(D)(2)
她的“苦乐经”
本报记者 吴红
选择警察,就选择了奉献。悲观者说,奉献意味着艰辛、劳累;乐观者说,奉献是收获是快乐。张媛媛是后者,她是平凡的基层民警,她以为群众服务为自己快乐的源泉。
张媛媛是淳化县公安局石桥派出所的教导员,十多年的警察生涯中,她始终在公安战线最基层默默地奉献着、付出着,同时也快乐地享受着、收获着。张媛媛为群众做的,群众也都看在眼里记在心头,兰红楼就是其中一位。
兰红楼家住秦庄乡寺村,因为妻子的户口问题一直没有解决,眼看着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却迟迟不能走进校园,兰红楼一家人很着急。很快,在一次走访中张媛媛得知了这件事情,一番核实后,她将事情上报给上级部门。一周后,兰红楼领到了新的户口本。张媛媛说:“服务窗口工作做好了,与群众之间的关系慢慢就近了。”
熟悉派出所的人都知道,大到群体事件,小到邻里鸡毛蒜皮的纠纷,都属于派出所要处理的日常工作,工作虽说忙碌辛苦,但也让人倍感充实。
如今,身为教导员的张媛媛负责户籍工作,户籍室在她的带领下推行“微笑、预约、上门服务”等便民利民措施。她说:“身为人民警察,无论在哪个岗位都要守护辖区的平安,能让老百姓感到安稳、安全、安心的生活,要走的路还很长……”(D)(2)
耐心+爱心 成就工作中的不平凡
本报记者 冯旋
她以“只要用心,再平凡的工作也会变得不平凡”的工作态度做每件事情;她是老师家长口中的“护花天使”;她是失去双亲的小女孩的“警察妈妈”。她有很多角色,也因为工作的出色而获得很多荣誉。她是三原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政秘室副主任——张延娟。她用自己的行动书写了一位公安民警无私奉献的绚丽篇章。
在政秘室工作,张延娟除每天下载检索各种文件资料外,还承担着对市交警支队、县公安局的信息审阅上传工作。她积极主动向有经验的老同志学习和请教,利用业余时间阅读公安行政文书写作书籍,在工作中不断创新,使人民群众直观了解公安交警的工作现状。在搞好秘书政务工作的同时,她还配合宣传督察科的干警,深入辖区开展以“遵纪守法、保护生命、平安出行”为主题的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增强了交通参与者的文明交通意识,有力促进了大队交通安全宣传工作的开展。与此同时,张延娟积极参加“护卫天使”行动,成为老师和家长口中、学生心中真正的护花天使。
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她与大队领导轻车简从,深入陵前镇口外村开展活动,当得知该村贫困户常民生夫妻均为残疾人,儿子病故,生活非常贫困;杨黑豆因女儿生病致贫;张恩泽因车祸致残,妻子因生活拮据丧失信心自杀等情况后,她主动号召大队民警捐款捐物,多次到其家中走访,帮助他们鼓起生活勇气。她多年如一日,和大队其他女警一起照顾因车祸失去母亲的小女孩,主动给孩子当起了“警察妈妈”,使孩子重新获得了母爱健康成长。
张延娟就是这样以她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对工作的无限热爱和兢兢业业、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工作精神,踏踏实实工作,清清白白做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成绩。(D)(2)
挺起“铁脊梁”的女公诉人
本报记者 冯旋
在乾县人民检察院,一提起女检察官,同事们便会想到在法庭上唇枪舌剑、英姿飒爽的女公诉人金阿锋。
2008年年初,金阿锋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进入乾县检察院工作,法律专业出身的她,时刻梦想着成为一名在法庭上唇枪舌剑指正犯罪,保护人民合法权益的公诉人。从最初填写每一份告知书开始,阅卷、讯问犯罪嫌疑人、写起诉书、开庭支持公诉,她所承办的案件也是从最初简单的盗窃、交通肇事案逐渐转向一些比较棘手的案件,如贪污案件、故意杀人案等。为了这个梦想,她自己都不记得付出了多少汗水和泪水。
在工作中,她一点一滴地积累经验,从青涩逐渐走向成熟。在办理案件中,她始终严把案件事实证据关,力争每起案件都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同时,她也深切地认识到,案件审查是出庭公诉的基础性工作,是掌握庭审主动的关键所在,直接影响公诉活动的成败。六年来,她审查起诉的案件中无一案被法院改变定性,无一案被作无罪判决。
2011年,金阿锋在审查李万平贩卖毒品一案时,通过反复阅卷和查阅相关司法解释,核对每一份证据,发现该案存在遗漏起诉两名毒品代购犯罪嫌疑人。这两名犯罪嫌疑人构成贩卖毒品罪,而公安机关却没有移送审查起诉,她及时向领导汇报,要求公安机关补移送起诉,最终成功将两名犯罪嫌疑人起诉至法院,并以贩卖毒品罪判处有期徒刑,让触犯国家法律的人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她经常说:“法律不会冤枉一个好人,也绝不放纵一个坏人。”正是她这种嫉恶如仇、爱憎分明的精神维护了法律尊严,体现了公平正义,彰显了当代女检察官英姿飒爽的风采。
金阿锋正是凭着对检察事业的满腔赤诚,用心中对检察事业的无限热爱书写了一个身处基层女检察官的绚丽青春,在公诉席上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D)(2)
从村官到检察官的华丽转身
本报记者 吴红
初见刘敏敏,睿智而干练。一副眼镜、略带微笑的面孔配上文雅的举止,任谁看都更像一名中学老师,而不是严肃的检察官。
2008年,刘敏敏大学毕业当上了大学生村官。两年后,她华丽转身,以公务员考试总分第一的成绩,成为永寿县检察院的一名新成员,开始了她的检察官梦。
“当时选择大学生村官,就是想去基层锻炼锻炼。”刘敏敏说,两年的村官生涯中,她与同事在当地联合创办了大学生村官“雨露服务站”,她还为村里的留守儿童免费补课、开办兴趣培养班,生活过得非常充实。
刘敏敏的工作得到单位的认可,被评为了首届“优秀大学生村官”。这一荣誉,给了她继续前进的动力。
2010年,她报考了永寿县检察院,因为,她的心里一直有一个当检察官的梦想。
复习、备考,终于如愿穿上了检察制服。回想起报到第一天,身穿检察制服,她站在庄严的检徽下,敬畏、自豪之情油然而起。
今年,是刘敏敏从事检察工作的第四个年头,下乡宣传法律、进村走访……刘敏敏对如今的工作越干越顺心。2011年时,她通过国家司法考试C证,两年后,又拿到了国家司法考试A证。
参加工作的五年时间,她完成了从村官到检察官的完美蜕变,以正直、谦虚、勤恳、务实的品格和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基层女检察官的忠诚情怀和正义信仰。(D)(2)
高墙内女管教一腔柔情点燃希望
孙红丽在对她们进行法制教育的同时,还要随时观察她们的情绪变化和举动。 本报记者 李丽莎 摄
本报记者 吴红
3月4日一大早,处理完手头的工作后,孙红丽走出办公室前往她们的“房间”。
铁门、高墙、电网,秦都公安分局强制隔离戒毒所在这些设施的衬托下显得格外严肃神秘。
“马上要过节了,上午的早饭给每个人都准备了鸡蛋,我给她们送过去。”孙红丽口中的“她们”是几名戒毒所的学员。而她正是这几人的管教,戒毒所副所长,也是所里唯一的女警官。
学员中有11人是女性,作为她们的管教,孙红丽说:“女性大都比较敏感,所以交流时特别需要注意语气和方式。”
看到管教后,学员们站成一排,孙红丽将鸡蛋发到每个人手里。随后,她拿起文件夹,宣读相关的法律条例、询问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一天的工作就此展开。孙红丽将其中一位学员张婷(化名)带到一旁的管教室与其单独交流。
原来,还有一周张婷就要走出这里,开始全新的生活。离开之前,孙红丽想与张婷单独交流。
张婷,两个孩子的母亲。从最初来到戒毒所时对生活失去信心,到如今,因表现良好提前一年离开,张婷说,是管教一次又一次的说教和谈心给了她极大的鼓励和信心。用她的话说,孙红丽既是她的管教更像是她的老师。回忆起与管教接触的这一年,张婷说:“去年除夕夜前收到的‘爱心牌\’袜子,她永远都不会忘记。”
被张婷称之为“爱心牌”袜子,是去年过年时孙红丽给她送的新年礼物。不只是张婷,其余几名学员都收到了同样的礼物。
“之所以会想到送每人一双袜子,是希望她们以后能够脚踏实地做人。”孙红丽笑着说,当时买袜子时,专门挑选了大红色,寓意着每个人走出这里后的生活都能够红红火火。
一上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这是孙红丽在这个岗位上工作12年来很平常的一个早上。在戒毒所工作的这么多年,每一个学员她都会一点点了解她的经历、心理,学着用更柔和的语气与她们交流,使她们能够积极改造,重新融入社会,回归正常的生活轨道。孙红丽说,“我希望能用我的真诚和温暖去感化这里的学员,让她们知道生活的美好,让她们对以后的生活充满希望。”(D)(2)
新闻推荐
初春里的文峰塔古塔正面的石梯塔内的木扶梯塔角上的古风铃本报记者包鑫摄影报道三原文峰木塔可谓是养在深闺人未识。它位于三原县城东南十余里的安乐乡中王堡,建于明万历二十二年(一五九四年),是西北...
三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三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