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新闻 兴平新闻 三原新闻 泾阳新闻 武功新闻 乾县新闻 礼泉新闻 永寿新闻 彬县新闻 长武新闻 旬邑新闻 淳化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咸阳市 > 三原新闻 > 正文

牢筑铜墙铁壁 守护文化遗产——全市优秀文保员风采展示

来源:咸阳日报 2014-04-22 23:17   https://www.yybnet.net/

文保员是帝陵、古墓、田野文物保护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支中坚力量,是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重要延伸,是田野文物保护工作的“顺风耳”、“千里眼”、“守护神”。

多少个风雨交加的日子,多少个刺骨寒冷的深夜,他们默默地巡回在山间小道,守护着一个个辉煌灿烂的文物古迹,使文化遗产能在风雨岁月中安然无恙,成绩属于众多默默无闻的守卫者。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显示,咸阳市共有田野文物点5313处,点多、线长、等级高,多数文物分布于田间沟壑及荒郊野外,管护任务十分繁重。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级党委、政府及文物部门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员队伍建设,文物系统干部职工始终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加强管理、合理利用”的文物工作方针,在法治建设、行政执法、文物安全防范、文物技防建设及打击文物违法犯罪等方面都取得比较显著的成绩。特别是工作在文物安全保护第一线的基层文物保护员和群众文保员,甘于吃苦、无私奉献,日夜奋战在文物安全保护第一线,为咸阳市文物保护事业特别是田野文物安全保护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涌现出一大批成绩突出、勤奋严谨、爱岗敬业的先进文物安全保护员,以及长期为文物保护事业默默奉献、身体力行、不图回报的优秀群众文保员。

为表彰先进,激励广大文物保护员积极投身文物保护工作,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文物保护意识,经各县市区推荐,市文物旅游局研究,决定对吴相林等优秀文物保护员进行表彰奖励。全市文物工作者要以优秀文物保护员为榜样,大力学习宣传他们的奉献精神和先进事迹,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立足本职,扎实工作,开拓创新,为咸阳市文物事业的繁荣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张跃进

泾阳县蒋路乡蒙家村人,泾阳县国宝级文保单位唐崇陵群众文保员。自从成为群众文保员的那一天起,张跃进就一直在为保护文物而不断努力,多次放弃外出挣钱的机会,独自一人守护在陵区,他深知自己的责任绝不是“走走看看”。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他探索出犯罪分子活动的规律和作案特点,他有针对性地严加防范,不给犯罪分子留一点可乘之机。多次被泾阳县文物旅游局评为“文物保护先进工作者”。   

王江海

长武县拜家咀遗址群众文保员。拜家咀遗址在黑河支流南河西岸二级台塬之上,面积约5万余平方米,为新石器时代至西周时期遗址,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因家在长武县枣园镇张家沟村拜家咀遗址附近,从小就对遗址有浓厚的感情。遗址周围是一片荒地,晚上无法在此居住。20多年来,他风雨无阻不遗余力保护文物安全。虽然身材矮小,皮肤黝黑,貌不惊人,但以一身正气震慑了不法分子一次又一次的胡作非为。

李亮 

淳化县文物战线上的优秀代表,自2003年开始从事文物保护工作以来,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李亮曾为“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做了大量工作并获得了荣誉奖;他先后克坚攻难完成了甘泉宫、金川湾、汉云陵、博物馆等文物保护工作,参加修复完成了金川湾石窟屋檐、石窟经文等保护工作,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牛磊 

淳化县石桥镇史家塬遗址文保员。

去年8月,在夜晚巡逻时发现有人在盗挖遗址,牛磊见情况不好,猛扑过去,不料盗贼叫来了同伙,与牛磊展开了搏斗,最终盗贼跑了,牛磊却遍体鳞伤。由于他爱岗敬业,坚守岗位,成了盗墓贼的眼中钉,他家玻璃多次被盗墓贼打碎,朋友经常劝他不要再干这一行,他都婉言拒绝了。牛磊说,“我要把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保护好!”

李健

泾阳县文物旅游局文物稽查大队二中队副队长。参加工作以来严格要求自己,平时积极加强业务学习,处处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在担任副中队长期间,积极协助中队长开展工作,认真贯彻实施国家文物保护法规政策,严格执法,严厉打击破坏盗卖文物的犯罪行为,工作中敢于碰硬,坚持原则,不循私情,为泾阳县文物安全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郭选利

家住彬县炭店镇水北村五组,看管的文物是县级第三批重点保护文物——水北戏楼。水北戏楼是同治十三年(1874年)修建的一座庙宇。

20多年来,郭选利坚持每天早晚巡查文物点一次,特别在逢年过节等重要节日,更是严防死守,确保文物每逢汛期来临,他就将戏楼周围的杂草、垃圾等杂物铲除、清运,并疏通水路,确保戏楼根基安全,万无一失。

韩关牢

礼泉县叱干镇朱马嘴村人。省保单位朱马嘴遗址群众文保员。2003年9月24日,韩关牢主动请缨当起文保员。去年,听人说有人挖出了一文物想倒卖。得知消息后,韩关牢立即赶到现场悄悄蹲守,并向上级报告了情况,保护了田野文物安全。

有人笑他傻,说他放着好好的生意不做,却去管这个没名堂的破土坡。韩关牢说:“我不是为了挣钱,文物不是用钱衡量的,一旦破坏了就再也没有了。”

赵保华

礼泉县昭陵乡庄河村人。1989年参加工作,昭陵田野文物保护大队大队长。

赵保华经验丰富,业务娴熟,被誉为昭陵200余座陪葬墓的高级“保姆”、昭陵田野文物保护工作的“活地图”。他责任心强,敢于碰硬。曾经带领所属人员,对辖区多处文物古迹进行秘密守护,连续长时间蹲守,并抓获多名盗掘古墓葬的犯罪嫌疑人,确保了文物安全。

冯民喜

陕西乾县城关镇乳台村人,30多岁时就主动请缨当上了乾陵文保员,一干就是几十年,有过心酸、有过自豪,但他无怨无悔。

冯民喜负责看护的是离主陵最远的,也是最偏僻的陪葬墓,但无论刮风下雨,他坚持昼夜多次巡查。有几回下大雪,山路很滑,他照样去巡逻,摔得浑身是泥,可第二天晚上又出去了,拦都拦不住。他说:“看护好这些陪葬墓不遭破坏,就是我最开心的事。”

马海波

三原县野外文物管理所所长。十九年来一直扎根于基层,实现了连续15年田野文物安全无重大事故发生。他积极摸索出“派出所搭台,文管所唱戏”的文物保护新模式;建立了“电话查询制”和“巡查见面”制度。同时他还关心同志生活,做同志们的贴心人。十几年来,他无怨无悔地守卫在基层,为三原县田野文物保护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李阳

长陵文管所文保员。长陵所位置偏僻,条件艰苦。从2007年到长陵文管所工作以来,李阳没有怨天尤人,而是积极克服困难,全身心投入工作,严格执行各项值班巡查制度和单位的各项管理制度,确保责任明确,管护到位。特别是去年,面对孩子小、父亲生病等一系列困难,他从未因家庭原因耽误文物安全巡查,受到了领导和同志的一致好评。

徐高顺

负责省保单位武功关帝庙文物安全工作。

他每天坚守关帝庙内,长年累月奋战在文物保卫一线,全面仔细地做好管理和安全工作,对庙内的古建筑,时时做好防火防盗,发现隐患,能及时处理,并向县文物管理部门汇报,他也不断提高自身防范能力,不断提高文物保护技能,确保了关帝庙内的文物安全。

董明元

汉武帝陵群众文保员。他的家就在汉武帝陵北300米处,祖祖辈辈都在这里生活,对保护文物古迹、保护陵区的一草一木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利用自己是村干部的有利条件,坚持用村委会广播宣传文物政策和茂陵防火工作,在茂陵周围掀起了保护文物的热潮。他先后在张里、史家庄、留位东坡等村发展了十几个耳目,多次向茂陵博物馆提供了重大信息,有效的保护了陵墓原貌。

岳建鹏

50岁,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仁瓷窑遗址群众文保员。

安仁瓷窑遗址位于旬邑县城关镇安仁村,宋代文化遗址。西邻三水河,东依原坡,总面积约150万平方米。为了让周边的农民都能了解保护文物的重要性,他充分利用农闲时机宣传保护文物法。另一方面他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加强值班工作,不定时地检查线路,消除了安全隐患。

吴志春

乾县国宝单位——靖陵的群众文保员。靖陵保护范围广,道路四通八达,保护难度很大。吴志春自费购买电动自行车,不论刮风下雨,严寒酷暑,天天在保护范围巡逻是他“必修功课”,已成为一种习惯,生活的一部分,用他的话说,一天不去看上几回,就觉得浑身不舒坦。他担任文保员以来,靖陵及周边陪葬墓未发生一起盗墓案件。

钱孟征

平陵文管所一名80后专职文保员。平陵国家文物保护区,除帝、后陵外,还有陪葬群遍布两乡十四村,看守保护的任务繁重。秋季是文物安全保护的重点时段。他经常加班加点巡查野外,并且动员业余文保员及村干部协助巡查,发现问题妥善处置。除了巡查制止,他还走乡串村,宣传说法,广交朋友,形成了群防、群治、群保的文保网络,连续三年被评为先进个人。

吴相林

秦都沙河古桥遗址群众文保员。沙河文管所地处于河道中间,周围野草长势凶猛,严重的影响到内部环境。吴相林同志看在眼里,急在心中,主动承担起除草任务。有一人多高的荒草长满了沙河桥保护大厅周边十几亩大的地方,任务相当艰巨。吴相林利用近20天时间,除草、平整土地、铲除垃圾……终于使沙河所了一个清洁平整的办公环境。

王育新

唐献陵群众文保员。从1986年被聘为献陵文管所群众文保员起,王育新27年如一日,一方面加强群众文物保护法的宣传教育,一方面兢兢业业,不分昼夜地守护、巡查,和不法分子作斗争,保护了陵区文物安全。同时他还带领群众做好陵区绿化,确保陵区消防安全,保证了献陵万无一失。

岳备战

周陵镇新庄村副村长,渭陵文管所群众文保员。近十年来,岳备战同志充分利用其作为村干部的优势,宣传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和国家的基本政策,号召村民要爱护文物。听到可疑信息,及时反馈核查。特别是在秦汉新城项目用地进行开发建设期间,他积极主动配合渭陵文管所进村入户,协调处理各种疑难问题,确保文物始终处于安全的环境之中。

徐右民

武功县报本寺塔和杨虎城守城遗址文保员。每天,他坚守报本寺塔,搞好塔体周边巡查,及时排除周围积水,主动盘查可疑车辆和人员,将不安全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确保国保单位报本寺塔万无一失。每天,他抽出时间,查看杨虎城守城遗址的文物安全,严防群众取土对遗址的破坏,还主动与村组干部联系,送文物保护法上门,号召群众自觉保护文物,不在保护区内种植农作物,不破坏遗址原貌等,取得了显著收效。

王党楼

茂陵博物馆保卫科科长。

他立足文博阵地,捍卫文物安全。始终牢固树立“人在文物在,人与文物共存亡”的思想,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之中。每天,他都一丝不苟地做好记录,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勤查、勤转、勤看,随时观察景区动态,发现可疑情况,果断决策处置。王党楼先后组织抓捕多名文物违法犯罪分子,排除田野文物险情40余次,受到上级主管部门和公安部门的多次表彰。

孙书亭

永寿县长孙无忌墓群众文保员。他在坊村组织成立了文保小组,动员群众置换耕地,将长孙无忌墓地扩大到10亩,加封了墓冢封土。争取上级资金30万元,砖砌了240米墓地围墙,安装了大门,新修了600米通往墓地的砂石路。配合文物部门投资5万元在墓地和沿路栽植了860棵柏树,修建了亭子、立碑,使这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成为永寿县乡村旅游的目的地。

新闻推荐

“菜贱伤农”三原鲁桥镇莴笋甘蓝滞销

大批成熟的蔬菜出现滞销。本报讯(记者沈广睿贾一丁)三原县鲁桥镇惜子村及周边村庄,莴笋、甘蓝等蔬菜均已成熟待售。可丰收了的菜农脸上却没有一丝收获的喜悦,看着卖不出去即将烂在地里的蔬菜,他们只有...

三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三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牢筑铜墙铁壁 守护文化遗产——全市优秀文保员风采展示)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