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红 实习生 何莹
法院工作是一条纽带,一边是法律法规,一边是人民群众。这条纽带,既拉近了党和政府与群众的距离,也维系着群众对法律的信仰与尊敬。为了更好地发挥纽带作用,三原县法院在创新中求发展,不断推出便民、利民措施,“一站式服务队”应运而生。
司法为民“接地气”
“司法为民”强调的是人民法院和法官要以人为本,树立亲民、爱民、便民、利民意识,同时,带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去履行人民赋予的职责,尽力为群众排忧解难,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为了给群众创造一个良好的诉讼环境,三原法院在诉讼服务、案件受理、速裁调解和信访投诉四个中心各抽调一名法官组成“一站式服务队”,并将其搬进村镇社区,于每月中旬在十一个乡镇和三个发展服务中心巡回开展现场立案、调解、接待信访投诉、判后答疑等业务,方便群众诉讼的同时,将矛盾化解在源头。
家住陂西镇的张某与邓某,两人在孩子的抚养费和探视权等问题上产生分歧,随之发生争吵。“一站式服务队”在陂西镇巡回现场了解情况后,对此问题现场调解,最终,促使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此项工作的开展,使群众足不出户就解决了矛盾纠纷。
巡回法庭解难题
法官走出办公室,在田间地头、农家小院设立巡回法庭,就地开庭审理。当庭调解,当庭结案,这种由被动受案到主动服务,从坐堂办案到上门办案,也是“一站式服务队”的又一项重要工作。
县法院针对近年来道路交通事故案件多发,给受害人造成巨大损失这一特点,与交警队联合设立“交通事故巡回法庭”。
四月初,一起道路交通事故赔偿纠纷案件就在巡回法庭成功调解。原告徐某与被告谢某两人在驾车行驶中相撞,致使徐某父女受伤、车辆受损。出院后,徐某要求谢某赔偿住院期间的各项费用,却迟迟未能达成协议。徐某情急之下一纸诉状将谢某告上法庭。经过庭审查明事实与证据,并在法官的主持调解下,达成调解协议,最终原告满意、被告信服。
“交通事故巡回法庭”以及时审理交通案件、及时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人民法院把法庭搬到老百姓身边,不但促使了审判作风的转变,而且解决了群众纠纷,使群众受到了直观生动的法制教育,达到了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目的。
普法讲堂传声音
“乡亲们,现在是普法讲堂时间,今天为大家讲的是家庭婚姻纠纷的处理……”一站式服务队所到之处法制宣传必不可少。内容包括外出务工合同如何签订、如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等等,都是群众日常生活中所需的。
普法讲堂为保障社情民意村村通又多了一条渠道。为推进法制宣传教育和法治实践活动,除了发放“便民联系卡”、法制宣传资料以及接受群众现场咨询外,还播放普法宣传光碟、评论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法制事件、及法官以案说法等形式,向辖区群众宣传法律知识、传递法制好声音。普法讲堂增强村(社区)干部的法律意识,提高依法办事、民主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增强广大群众的法律素养,树立依法行使权力、履行义务的理念。
据了解2014年第一季度“一站式服务队”巡回下乡共计向群众发放法制宣传资料300份;接待群众法律咨询90余起;现场立案35件、当场调解解决20件矛盾纠纷;答复判后答疑案件3件;接待信访投诉案件3件。(D)(2)
新闻推荐
近日,文林路小学开展“手足口病”预防检查,并广泛宣传手足口病的防治知识,利用校园广播、板报、网站、班队会下发宣传单,提高了师生、家长的预防意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郭宏...
三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三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