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新闻 兴平新闻 三原新闻 泾阳新闻 武功新闻 乾县新闻 礼泉新闻 永寿新闻 彬县新闻 长武新闻 旬邑新闻 淳化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咸阳市 > 三原新闻 > 正文

朱小娟24年照顾瘫痪公婆传佳话明知准公婆多病 善良女子执意嫁“穷小子”

来源:咸阳日报 2014-05-06 00:53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吕聪

恋爱时,男友坦白,农民家庭很穷,父母多病缠身,她说:我不嫌弃;结婚后,丈夫出去打工,公婆双双瘫痪,衣食住行需要照顾,地里农活离不开她,她还是说:我不后悔。

三原县陂西镇陂西村的朱小娟24年来悉心照料瘫痪公婆,像亲生父母般侍奉和赡养。这个故事在当地的十里八乡传为佳话。

村民称赞“这是打着灯笼也难找的好媳妇”。

公婆感激“这个儿媳比亲生女儿都要亲”。

婚前知道男方家境 她没嫌弃

1990年,只有22岁的朱小娟结识了现在的丈夫胡忠智。二人很快陷入热恋。一次,男朋友胡忠智吞吞吐吐地说:“我要给你说个事情,我家在农村很穷,母亲身体不好,还患有高血压、腰椎病等,你能接受吗?”听完这话,朱小娟没犹豫,只是笑了“穷有啥怕的?只要夫妻一条心,日子总会越过越好。再说,老人年纪大了总要有病,这有啥嫌弃的!”

朱小娟觉得身边的这个男人值得依靠。就这样,朱小娟嫁到了胡家。

公婆双双瘫痪

看病求医 她没放弃

结婚之后,丈夫和那时身体尚佳的公公出门打工,只剩朱小娟一人在家。只有农忙时候,丈夫和公公会回家帮上几天忙。平日里,朱小娟一人边干农活,边照顾多病的婆婆。为给婆婆治病,朱小娟跑过小诊所,进过大医院,拜访过老中医,可婆婆的病就是不见好转。随着婆婆年龄增大,就连下床走路都要靠人搀扶。

屋漏偏遇连阴雨。2008年,公公突然身患脑梗。由于治疗不及时,公公左半身成了偏瘫,这对他们家来说更是雪上加霜。为了维持生计,还要承担公婆医药费,丈夫胡忠智更要常年在外打工。而这样,家里照顾两位老人的重任全落在朱小娟一人身上。

面对困境,有人退缩,有人沦丧,但是朱小娟没有气馁,更没有放弃。天不亮起床,服侍老人穿衣、洗脸,做饭、喂饭;晚上给老人擦洗身体、推拿、按摩;深夜,还要起来几次照看老人,给老人翻身。

再苦再累不抱怨

照顾公婆她不后悔

2011年夏天的一天,同村的乡党边跑边喊:小娟,不好了,你公公要投井自尽哩!正在村边给羊割草的朱小娟扔下草笼和镰刀,撒腿就跑。到了井边,村民已经拦下公公。见到儿媳,公公放声痛哭“我活着给人添麻烦!”朱小娟也大哭起来:“爸呀,你走了我们怎么办?只要活着,就有希望,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见到这样的场景,在场的村民无不落泪。

朱小娟坚持给二老擦洗身体,任劳任怨,从没和公婆红过脸,有的只是尽心地照顾二老。公公婆婆逢人就夸,“我家的儿媳妇好得很,比亲生女儿还要亲!”

谈起照顾公婆的事情,朱小娟说得很轻松:嫁到这个家,我就是这个家的一分子,是责任和义务就不能推辞。人生总有困难,只要敢于面对,有颗乐观的心,再艰难的日子也能看到希望,感受幸福。以后,她还会一如既往照顾公婆,希望二老能够安度晚年。(B)(15)

新闻推荐

三原发放80万元文化活动器材

本报讯(赵琳敏)文化活动器材发放是党和政府文化惠民政策的一项重要举措,是造福于民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为了丰富全县农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三原县文化局于近日将省文化厅为该县配发的40套文化活动...

三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三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1970-01-01 08:00
评论:(朱小娟24年照顾瘫痪公婆传佳话明知准公婆多病 善良女子执意嫁“穷小子”)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