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新兴纺织工业园鸟瞰效果图
泾河新城美国科技园项目已现雏形。
咸阳纺织工业园一分厂已全面完成厂房建设及纺织设备安装工作。
礼泉县三星危废再生利用基地建设项目已完成12层精馏塔及主厂房车间,生产设备已订购。
高新区生益科技“高导热与高密度印制线路板用覆铜板产业化”项目。
本报记者 孟利明
刚刚结束的市委六届九次全会,梳理和总结了咸阳市上半年的总体工作,特别是经济运行形势的客观回顾,以及下半年需要抓好的重点工作,无疑这是一次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振奋精神的大会。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咸阳市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的总基调,迎难而上、真抓实干,全市经济呈现出企稳回升、结构优化、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但与全年任务相比,仍需要加大措施、夯实责任,全力以赴,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稳”字打头“进”字为先
作为咸阳转型发展的新兴纺织工业园,如今一片热闹的景象,机器轰鸣,纱机飞转,咸阳纺织集团一分厂的负责人介绍,随着新兴纺织工业园的逐步壮大,已经来到园区的11家企业正加紧施工,汉普顿服装生产项目已完成厂房主体建设,经纬纺织机械制造项目也已开工……
数据显示,上半年,咸阳市实现生产总值825.1亿元、增长11.8%,高出全省2.1个百分点,总量和速度均居全省第三;财政总收入同口径增长10.2%,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7.1%,增速位居全省第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9%,增速位居全省第一。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不利局面,今年以来,咸阳市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的总基调,认真落实中省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系列政策部署,有效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全市经济保持平稳增长、结构优化、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
发展经济是第一要务,上半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825.12亿元,总量在全省第3位;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1.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2.27亿元,增长5.2%,较一季度提高0.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506.99亿元,增长14.4%,较一季度提高1.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235.86亿元,增长8.8%,较一季度提高0.4个百分点。非公经济占比过半。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419.37亿元,占生产总值的50.82%,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
这就说明,咸阳的经济增势向好,潜力巨大,在目前各种经济运行压力下,能有如此的表现,与咸阳市积极实施“稳中有为、提质增效”战略,以“四促”方略和“六个发展”要略是分不开的,所以保持了11.8%的增长速度,经济才呈现出持续平稳、稳中向好、结构向优的态势。
一二三产业全面开花
咸阳是农业大市,农业的发展基础地位不可动摇,农业的生产平稳直接关乎咸阳的经济发展运行。
令人欣慰的是,今年咸阳市夏粮喜获丰收,全市335.52万亩夏粮亩产285公斤,同比增长8.0%;总产95.78万吨,增长7.7%。其中,334.99万亩小麦亩产286公斤,较上年增加22公斤,增长8.3%;总产95.64万吨,增长7.7%。全市34.05万亩油菜籽亩产131公斤,比上年增长18%;总产4.45万吨,比上年增长16.1%。蔬菜总产224.4万吨,增长6.3%。早熟水果15.74万吨,增长9.5%。畜牧业平稳增长。肉类总产量7.75万吨,同比增长2.2%;禽蛋产量3.98万吨,同比增长0.6%;奶类产量43.21万吨,同比增长5.2%。
近年来,咸阳市狠抓工业发展和非公经济两个“1113”工程,开展工业品互采互销活动,促进支柱产业扩大产能、提升效益,工业生产增势不断加快。彬县建材工业园区是彬县“十二五”时期重点建设的五大工业园区之一,目前正在加紧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占地面积约1284亩,其中一期占地700亩,概算总投资16.68亿元,计划主要开发陶土和油母页岩等资源。今年以来,园区完成投资4亿多元,通过加快实施基础设施,快速推进落地项目。目前,3条园区主干道路修建,3个配套基础设施开工建设。转型发展、创新发展,成为咸阳工业经济的一张名片。
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不含军工)1389.24亿元,同比增长14.7%,比一季度加快3.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11.7亿元,同比增长15.3%,比一季度加快2.4个百分点。值得一提的是,七大支柱产业产值增速呈“六加快一回落态势”。上半年七大支柱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302.92亿元,同比增长13.6%,比一季度加快4.3个百分点;占全部规模工业总产值的93.8%。非能化工业拉动作用明显。食品、装备制造、医药制造工业产值增速分别比一季度加快7.6、5.5、4.4个百分点。非能化工业产值占比达到58.9%,较上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非能化工业产值增速达到19.1%,高于能化工业10.1个百分点,高于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4.4个百分点。
一直以来,咸阳市坚持扩大投资总量、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质量效应并重,以重点项目建设为突破口,着力推进固定资产投资各项工作,实现了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完成1053.2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2.5%,增幅比一季度加快0.4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增速2.6个百分点,在全省排第2位。投资结构优化。第三产业投资量大、速高。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38.46亿元,增长21.6%;第二产业投资328.78亿元,下降4.7%;第三产业投资685.96亿元,增长42.0%。民间投资较为活跃。全市民间投资601.17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的57.1%,同比提高3.5个百分点;增长34.8%,增速比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12.3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较快。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91.26亿元,增长34.6%,增速较一季度加快13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77.57万平方米,增长9.3%,增速比一季度加快1个百分点。
城乡、民生、改革亮点频现
前不久,住建部联合7部门公布最新的全国重点镇名单,咸阳市有16个镇被列入全国重点镇:三原县大程镇、陵前镇,泾阳县云阳镇、安吴镇,乾县阳洪镇,礼泉县烟霞镇,永寿县常宁镇、永平镇,彬县北极镇、新民镇,长武县丁家镇、亭口镇,旬邑县土桥镇、太村镇,淳化县润镇,武功县武功镇。这是咸阳市实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亮丽一笔。城镇建设的不断加大,促使了咸阳市城乡一体化推进,可以说,咸阳的统筹城乡发展,其标杆作用不言而喻。
以实施“3+6”工程为重点,狠抓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功能完善,咸阳市年度投资139.4亿元的192个城建项目进展顺利。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启动实施群众办事“一网通”、惠民资金“一卡通”、便民服务“一号通”等工作。开展美丽县城和美丽城镇建设,深入实施县城三年大提升计划。上半年16个省市重点示范镇、文化旅游名镇完成投资11.1亿元,占全年计划的43.5%。
4月29日,咸阳市投资4000多万元购置的100辆公交车仪式在公交南站停车场举行,标志着今年市委、市政府为市民承诺的民生实事在公共交通领域已率先完成,这也是咸阳市公交发展史上车辆单次投放技术状况最好、上线数量最大的一次。
群众需求是方向,民生实事为大事。咸阳市严格落实改善民生“两个80%”制度,总投资100亿元的35件惠民便民实事进展顺利,4个项目已经基本完成。认真抓好就业再就业工作,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万人。扎实推进扶贫开发,5.87万人实现稳定脱贫。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新开工项目92个3.8万套,占全年任务的102.6%。扎实推进“治污降霾·保卫蓝天碧水”行动,总投资12.1亿元的13类400个项目已建成134个、在建37个。
全面深化改革是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尤其在简政放权上,无疑是各项工作开展的先头军。目前,第一批20个部门的行政审批事项目录清单向社会公布,取消行政审批事项23项、下放12项、保留47项。深化投资制度改革,推出首批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运营的示范项目,涵盖基础设施、产业平台、能源开发等六大领域60个项目、总投资1362.3亿元。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扎实推进,上半年全市新增市场主体1.3万户,新增注册资本172.3亿元,分别增长21.5%和187.2%。(B)⑩
本版照片均由本报记者 杨宇晗 摄
短评
明确任务 争分夺秒
总体来看,咸阳市上半年是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与全年相比较而言,还存在工业增长压力大、扩大投资压力大、节能减排压力大等问题,这既有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冲击,以及咸阳市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原因,也有我们某些单位和个人认识不足、动作不快、措施不力、落实不实的因素。所以市委六届九次全会在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振奋精神上,给全市起到了加油鼓劲的作用。
发展是硬道理,更是第一要务,所以我们要密切关注经济形势变化,及时跟进国家的政策调控走向,学深学透、用足用活每一项政策措施,确保中省政策一出台就能在咸阳落地生根。要加强和改进调查研究,进一步摸清市情县情,分析自身的优势劣势,围绕“四促”方略和“六个发展”的总体思路,围绕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实施意见》精神,通盘考虑改革、发展、稳定、民生等方方面面的工作,超前谋划提质增效、逆势奋起的大思路、大项目、大举措。下半年保增长的任务非常繁重,按照年初确定的目标,我们必须查漏补缺、促强扶弱,坚决落实好保增长的各项措施。对照任务看进度,对照时间求推进,全市必须保持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
任务已经明确,关键在于落实。我们一定要强化担当精神,增强落实意识,重心再下移,工作再深入,集中精力抓重点、抓大事、抓关键。各部门各单位要强化“一盘棋”思想,多沟通、多协调,不讲困难,不讲条件,齐心协力把工作做好。面对错综复杂的发展形势,我们要密切关注经济走势,及时调整跟进、牢牢把握住底线。要强化经济运行协调,注意把握好经济运行的上下限,把保持市场主体稳定和发展环境稳定作为重点,在调节中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积极采取措施加以应对,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B)⑩
新闻推荐
屋檐下的雕刻精美绝伦。门前刻有麒麟的抱鼓石。柱础石用料考究,经久弥坚。古朴厚重的“石槽崔”大院。古老的大门保持着原貌。墙基石上的动物造型生动逼真。本报记者何建虎摄影报道在三原县城政府...
三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三原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