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禁烧督查
拆除黑烟囱
环保一堂课
许阳 本报记者 李石
在外地工作,中秋节回家探亲的陈女生发微博称:“一年不见,家乡大变样,天更蓝了、云更美了、空气清新、舒适,都舍不得出去了”……据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显示,2014年1—8月份,咸阳市二级以上良好天数为140天,其中7月份二级以上良好天数31天,空气质量达标率实现了100%。
今年以来,咸阳市采取政府主导、综合治理、源头防控、行政监管等方式,大力开展大气污染专项整治行动,同时加大环境执法监管力度,切实减少了污染物新增量,使咸阳市今年的空气质量得到持续改善。
政府主导 全面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责任
今年年初,咸阳市制定出台了《咸阳市“治污降霾保卫蓝天碧水”行动计划(2014年)》,明确目标,夯实责任,严格工作标准,限定完成时限,并派驻督查组、督查员、特别督察员不间断地跟踪督导,有力推动了任务落实。市县两级财政共列支1.3亿元用于治污降霾工作,其中市级财政列支5000万元,主要用于补助燃煤锅炉拆改、集中供热、关闭重污染企业等项目。同时,全方位、多层次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宣传,强化全民环保意识,提高全民参与治污降霾的积极性。
上半年,以“减煤、控车、压尘、禁燃、增绿”为重点,开展重点污染源达标“清仓行动”,功安排实施了火电、水泥、化工、玻璃、燃煤锅炉等6大类38个重点治污项目。
综合治理 扎实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大力开展燃煤锅炉污染整治、重点行业污染治理、重污染、落后产能淘汰关闭和退城入园专项整治、机动车排气污染专项整治。
截至6月底,今年全市共发放标志环保标志78964个,淘汰老旧车辆3200台。市区主城区全路段全时段限行“黄标车”和“无标车”。10月底前,彬县、兴平也将划定“黄标车”、“无标车”限行区域。市区增添清洁能源公交车100辆,自行车服务网络建设已启动,一期预计投入1000辆。
启动三原县环保型储煤场试点建设,推动全市规范型储煤厂规范化管理;出台了《咸阳市石灰石矿山开采加工企业环境整治规范》、《彬长旬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暂行规定》,对石灰石开采加工、煤炭开采等行业提出严格的环保要求。
今年秸秆禁烧工作动手早,防控严,措施硬,效果好。国家气象卫星遥感监测认定,禁烧期间咸阳市未发现一处“秸秆着火点”。
源头防控 着力减少污染物新增量
严把新建项目环境准入关,除热电联产和集中供热之外,全市禁止新建燃煤锅炉,降低大气污染物产生。
大力发展集中供热。今年市区已新增60万平方米,发展12000户,市区气化率提高到90%,县城气化率为54%,气化工作在全省位居前列。
积极划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禁燃区”面积达80.53平方公里,占市区建成区的93.7%。各县市参照市上做法,已全面开展辖区“禁燃区”划定工作。
积极削减煤炭消费总量。市委、市政府已将233万吨煤炭削减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县市区,各重点用煤企业积极制定方案,落实燃煤削减措施要求。
行政推动 加大环境执法监管力度
学习兰州大气污染防治经验,推进“属地化、网格化”精细管理。在全系统开展网格化监管工作,通过实施“分块管理、网格划分、责任到人”的网格化执法模式,实现了“区域清、职责清、底数清”和“监管到位、服务到位、互通到位”的环境监管目标。
出台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保证金管理暂行办法》,用严格的环境管理倒逼环保要求的落实,实现了环保监管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变。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行政处罚有关问题的通知》,对全市所有环保执法案件实行统一备案制、统一执法标准,坚决杜绝执法乱象。上半年,行政处罚案件立案166起,结案50件。出台了《咸阳市重污染日应急预案(暂行)》等文件,分类明确了工业企业、建筑工地、商砼企业、机动车等应采取的措施。印发了《咸阳市大气污染源清单》,加强监管、接受监督。加快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建设,规范做好城市空气质量监测和信息发布。(H)②
新闻推荐
(上接A1版)趁老板回转身的功夫进行盗窃后,这个人冲出了商店,上了一辆小车,一溜烟疾驰向南逃走。商店老板马上向土桥派出所报案,该所在出动警力追捕的同时,紧急启动“三所联防”机制,通报官庄派出所。官庄...
三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三原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