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鹏
近年来,咸阳市老科协以“争先创优”、创建“四型协会”为载体,扎实开展科普宣传、科技推广应用,学术交流、科技示范、建言献策等工作,为咸阳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该协会目前已经成立了有水利、农业、能源单位、建筑建材、城市科学、陕科大、纺织等10个分会,做到上下组织网络一体化,成为党和政府团结广大老干部科技工作者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全市老科协组织已全部建立临时党支部,每月坚持定期不定期地组织老干部会员进行政治理论学习和专家辅导、电化教学、学习研讨、参观访问,全方位地开展党员老干部科技工作者的思想政治工作,让老干部科技工作者快速了解重要国事和市情、上级有关重要会议精神、老干部工作路线方针和政策情况等,使他们思想常新,政治坚定,理想永存,与时俱进。多年来,市老科协组织全市老干部科技工作者建言献策项目16项,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市县两级老科协结合“科技之春”、“学术金秋”活动,落实重点项目,组建“老干部专家宣讲团”,把那些热心老科协活动、知识层次较高,有宣讲能力的老干部专家吸收进来,组织他们上台宣讲科普知识,并开展科技培训咨询服务活动,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特别是去年以来,在三原县鲁桥镇坊南村科技示范点、泾阳县夏玉米产区举办的现场咨询服务,赢得了群众的称赞。经过多年来的努力,市老科协组织老干部科技工作者创建“三农”科技示范基点30多个,辐射、带动农民科技致富奔小康。在老科协的指导下,长武县老科协建立五个种养科技示范点,做到示范基点有负责人、有专家指导、有具体生产经营项目、有规章制度。淳化县老科协在石桥镇进行科技示范,建立村级科协服务队,并与县有关部门联系,争取到5万元资金用于专项服务和配套设施建设,为该村增建集水窖20个。永寿县老科协建立苹果产业示范点,巡回指导,示范户很快由20户发展到178户,示范点面积1000亩,指导面达9000亩,亩产达10000斤,商品果率达85%以上,受惠果农达3000多人。渭城区老科协建立大棚西瓜、蔬菜、大樱桃示范基地,在管理、资金、科技经营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帮扶。泾阳县老科协投资50万元,注册“泾云”商标,打造陕西省“绿色、生态、高效、发展”基地。
一件件实事,倾注了老年科技工作者的心血,他们积极发挥余热,为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2011年以来,这个团体连续被市科协评为市二星、三星、四星级先进协会,被省科协评为二星级、三星级先进协会,2012年被省老科协评为“万名专家讲课普先进集体”、被省委组织部、省委老干局评为发挥离退休干部作用先进单位,2013年被评为“科技创新先进集体”。(B)⑩
新闻推荐
本报讯(杨勇方记者景东旭)“扎根乡村育桃李,播种希望谱赞歌。”10月31日,2014·“咸阳最美乡村教师”师德报告团走进秦都区奥林匹克花园学校,举行了一场生动、鲜活、内容丰富的师德报告会。秦都区各中...
三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三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