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计划 赵鹏 文/图
“苹果膨大期浇了一茬水,我家4亩苹果园今年卖了4万多元,比往年多卖1万多,这多亏各级政府想办法筹资金,为咱群众把灌溉‘地龙\’埋到了地头,才让大家有了丰收年……”12月24日,三原县新兴镇牛安村同兴武高兴地说。
牛安村位于三原县北部塬区,是典型的台塬地貌,经济作物收益低,群众发展种植和养殖的积极性不高。解决水的问题成了各级政府的头等大事。
“牛安村虽然处在旱区,但是气候温差大,是苹果、梨等水果的优质产区;塬区四面通风,也是养猪、养鸡等养殖业发展的好地方,只要水到位,群众一定能富起来……”县、镇、村认真分析了牛安村发展的方向和出路。
“按照逐步发展、逐步覆盖的思路,把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向牛安村倾斜,县、镇再配套一部分资金支持,先把抽水站修复改造好,让水上塬……”镇上拿出方案。
于是,镇上筹资80多万元对牛安村4、5、6组的两个抽水站进行修复改造,解决1200多亩地的灌溉问题。
“政府把咱群众的事当事做,县上和镇上还投资了60多万元,为咱群众新打了两眼井,全村现在有4眼井,今年铺了4.5公里的U形渠,埋了1300多米地龙,现在村上U形渠将近12公里,地龙9000多米,现在浇地可方便了。”牛安村党支部书记张长江指着地头的“地龙”接口说。
“我们村现在4000多亩地灌溉实现了全覆盖,村上今年有10多户,苹果都卖过10多万元,大家收入这么好,主要是地能浇上水。”牛安村村民崔振文激动地说。
解决了水的问题,牛安村抓住时机对农业产业进行升级,对果园进行“四大技术改造”,建立300多亩示范园,700多亩新品种示范园,鼓励群众优化苹果品种,使全村苹果种植面积发展到2100多亩。同时,帮助群众发展规模化养殖,村上60头以上养猪和5000只以上养鸡大户发展到22家,使猪、羊、牛、鸡等存栏共11550多头(只),人均纯收入12000多元,群众因水而富。
“有了水咱群众心里就踏实,明年要引进新栽500亩乾县双矮苹果,再争取果蔬局投资3万株中早熟苹果优质树苗,建600亩中早熟苹果园,扶持发展50头养猪大户5户,实施沼气池建设80户,让牛安村成为放心苹果、放心家禽、放心粮食的生产基地……”张长江对村子的发展更有信心。(B)⑧
新闻推荐
三原县渠岸镇秋阳中心校六年级韩雪莹今天下午,语文老师布置了一项任务——自己或让家长帮助,制作一道美食。这可把我难住了,我在家里可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古人云:君子远庖厨。所以,我从来都不做饭。可...
三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三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