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景东旭
2014,对于三原县的教育事业来说,可谓励精图治,波澜壮阔,欣喜不断……
“全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先进县”、“陕西省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普及学前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县”、“全省基础教育宣传工作先进单位”……
一块块金子般宝贵的荣誉,承载了多少三原教育人的执着、汗水和辛劳;见证了这方热土为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孜孜追求和大胆创新。
去年,该县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教育管理水平、教育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三原教育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大幅提升,向广大人民群众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抢抓机遇谋发展
抢抓“双高双普”创建机遇,共计投资2.25亿元,补齐学校基础设施建设、部室设施配备及信息化建设短板,涉及四大类119个建设项目,投资1.28亿元。部室配备共投资3195万元,所有学校部室统一进行标准配置,在校园环境整治和文化建设方面共投入1255万元,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共投入4855万元,使全县所有学校的信息化装备全面升级。
目前,全县各级各类学校焕然一新,尤其是义务段学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全县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了根本性改善。去年12月24日至27日,省政府评估验收组对该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双高双普”进行评估验收,三原县各项指标评估得分2439分,被省政府授予“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普及学前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县”的称号。在全省已评估考核的38个县区排名第二,咸阳市排名第一。省、市政府各奖励50万元。
适时制订“23454”城区学校幼儿园布局实施方案,计划保留2所高中、3所初中,城区重点建设4所小学,城乡接合部重点建设5所小学,城区重点建设4所公办幼儿园,缓解城区“入学难”、“入园难”、“大班额”和进城人员随迁子女就学等问题。
素质教育花儿艳
去年,该县进一步凸显学校德育主阵地作用,把德育工作渗透到学校管理、教师行为、学生行为之中。对3所高中进行学校德育考评,提升德育评分比例,发挥德育为首的重要作用。
全县各级各类学校课程设置规范,课程安排科学合理,以“三生”、“四爱”、文明礼仪和节能环保等系列教育活动为主线,先后组织相关征文评选活动7次,收集各类征文800余件。深入开展学习雷锋精神系列活动,学习雷锋事迹,宣传雷锋精神;举办了以“铭记历史、发奋努力、立志成才、报效祖国”为主题的三原县第23届清明节游园活动。大力开展“四节教育”,各校分期举办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及读书节活动。举办2014年中小学生球类运动会,以第29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为契机,积极组织各中小学开展了科技创新比赛活动,推荐上报18项作品参与省级比赛;举办首届“汉字听写大赛”;“庆六一”文艺汇演为契机,组织学校和班级层次的师生文艺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校园的艺术氛围。“四节教育”活动的扎实开展,活跃了师生生活,提升了综合素质。
基础教育课改热
继续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各中小学进一步加强了对外地先进经验与自身实际相结合的实践探索,深入实施有效教学,全力打造高效课堂,着力构建“先学后教、学导结合、当堂达标”为特征的自主互动型课堂教学模式。南郊中学的“双主生命课堂”、中山街小学的“一线四步”语文教学模式和“一线四环”数学教学模式等都已较为成熟地初现成效,这些学校在全县课堂教学改革中起到很好的尝试和引领作用,在去年生源锐减形势下,全县高考二本以上上线人数仍达到1602人,上线比率39.6%,高出全省6.3个百分点;各项数据均实现正增长。
交流培训提素质
开始全面实施教师轮岗交流制度,鼓励优秀教师到偏远的完全小学、教学点任教,162名教师交流轮岗到对口学校。暑期共有1009名教师参加了市级培训,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提供了平台。
强化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扩大了职校招生规模,采取“工读结合”、零学费入学的方式,积极开展“订单式”职业培训,形成了产教深度融合。到目前,县职教中心培养的学生遍布了全国40多个大中型企业,安置就业率达100%,深受欢迎。
进一步防止和纠正“小学化”倾向;通过开展各种专项检查和培训,实现了保教活动的全方位管理和保教水平的整体提高。被省政府命名为“全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先进县”。(E)②
新闻推荐
礼泉县加大城乡环境整治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礼泉县以“城市容貌大提升、农村环境大整治”活动为契机,狠抓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助力美丽乡村建设。一是认真落实长效管理机制。坚持“一日四扫全保、垃...
三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三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